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每年3个亿,也砸不出一个高端品牌,二三线城市才是丸美的归宿?

美妆资讯
每年3个亿,也砸不出一个高端品牌,二三线城市才是丸美的归宿?

斑马消费 陈碧婷

去年11月,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丸美生物”)IPO被否后,该公司擦干眼泪,立马卷土重来。

最近,丸美生物再次向证监会提交招股书,向资本市场发起了第三次冲击。

从最近的招股书来看,丸美生物显然是仔细研究了去年证监会发审委提出的诸多问题,并有针对性地编制了新的招股书。

不过,在重经销商模式之下,对于发审委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丸美生物显然很难完全说清楚。

但愿,丸美生物不要在同样的问题上栽第二次跟头。

意欲高端化的丸美,每年投入3亿砸品牌,却在百货专柜的渠道上节节败退,或许,企业希望发力的二三线城市才是品牌的最终归属。

黑眼圈专家的“黑”历史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在对外的宣传中,丸美生物一直以行业奇迹的姿态出现。

1995年,重庆人孙怀庆因为受不了国企的管理方式,辞去企业生产总调度之职,远赴广东寻求发展机会。

在化妆品行业摸爬滚打多年之后,他选择了从广州起步开始创业。

彼时,国内的化妆品市场是宝洁、欧莱雅、资生堂等国外巨头的天下,国内的化妆品企业弱小散,只能在巨头的身后,捡一点低端的残羹冷炙。

2002年,丸美品牌创立之初,孙怀庆就另辟蹊径以一个小单品切入市场。

眼睛周围的方寸皮肤能有多大生意?而且,作为一个全新的品牌,第一款产品就是160元一小瓶的眼霜,这种高端能否被市场认可?

正如孙怀庆的自谦:他不是一个化妆品专家,而是一个营销专家。

产品甫一问世,丸美就利用中国消费者哈韩哈日的消费心理,在宣传中给产品打上了日本货的标签。

中国的化妆品品牌在发展初期,大多都有这样的经历。比如韩束、韩后从名字上以及广告宣传上,有意或无意会给人造成韩国货的假象;珀莱雅更是会让人和欧莱雅、欧珀莱傻傻分不清……实际上,它们都是正宗的国货。

只是,在产品的“包装”上,孙怀庆更拼一些,甚至把自己都给搭了进去。

孙怀庆是一个地道的重庆人,却给自己取了一个日本名字——小林庆夫,并出现在公司的对外宣传上。

2007年,丸美被职业打假人王海盯上了,最终,丸美不得不承认自己中国产品和中国品牌的身份。

丸美这段不太光彩的历史,大概通过广告的狂轰乱炸,已让人们逐渐淡忘。可产品的质量,会一直是一个品牌的生命线。

去年,在IPO的关口上,丸美产品一个月之内两登质量问题黑榜,被证监会发审委盯上要求核查。

品牌高端化乏力

毫不否认,在国内化妆品行业中,丸美是当之无愧的“眼霜第一品牌”。显然,孙怀庆的野心不止于眼周的方寸皮肤。此番,拟上市筹资5.8亿投入到的彩妆等项目,就是扩大产品线的一步。

丸美从诞生之日起,孙怀庆就意欲把品牌带上高端化、国际化的轨道。

目前,丸美生物旗下有丸美和春纪两个品牌,前者主打高端,后者主攻中低端。

孙怀庆在面对媒体采访时也曾坦言,丸美在品牌塑造方面还做得不够。

报告期内(2014年-2016年),丸美生物每年在广告宣传上的投入均在3亿左右,公司销售费用的7成左右都用在了广告上。

就连在投资人的选择上,丸美生物亦将品牌的因素重点考虑。

曾有国内知名的投资机构想对丸美生物财务投资,公司最终拒绝了。

他们最终选择了LV旗下的一家投资基金,希望借助国际大牌的资源和影响力,提升丸美自身品牌。

不过,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丸美的高端之路走得似乎并不顺畅。2016年主要产品的单价较2014年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比如,丸美最引以为傲的眼部护肤类产品单价,从239元降至191元,面膜更是从17元降至10.5元。

商场的一楼的化妆品装专柜,向来就是化妆品企业展示自身品牌形象的地方,这里是检验品牌是否高端的试金石。

但想要高端的丸美在百货专柜的布局上节节败退,直营百货专柜从2014年初期的42家,减至2016年末的4家。

2016年,公司所有直营专柜的销售收入才152万元,某种程度上或可说明商场的高端消费者对丸美品牌的不太认可。

经销商对百货专柜的渠道也不怎么上心,该渠道的销售收入从2015年的2.06亿降至2016年的1.59亿元。

LV旗下基金对长期投资丸美似乎也没有太大兴趣,在招股书中明确,上市股份锁定期结束之后的两年内,将减持60%-100%。

重经销商模式的隐忧

全国187家经销商和1.5万个终端网点,让丸美生物的营收从2015年的11.91亿增至去年的12.08亿,不过,归属净利润却从2.81亿降至2.32亿。

重度经销商模式,也让丸美生物的现金流充裕。截止2016年末,公司光在银行的存款就多达9.4亿。

可是,去年证监会发审委却对丸美生物的经销商模式进行了重点关注。

在最近的招股书中,对前次证监会提出的相关问题,丸美生物仍没有完全回答清楚。或许对丸美生物来说,很多问题根本就无解。

券商人士表示,之所以证监会要对经销商模式重点关注,是因为经销商对自身的管理大多较为零散、财务问题很难查清楚,这就给上市公司可能出现的财务造假提供了较大空间。

去年,发审委还重点提到了丸美生物的一家经销商——北京美妮美雅的业务增长畸快的问题。

今年的招股书中,丸美生物用该经销商主要是从事电商业务,简单解释了销售收入增速快的问题。

2016年全年,丸美经销商通过电商渠道的销售收入从上年的1.68亿增长到2.47亿,其中美妮美雅一家就从1亿增长到1.6亿。

事实上,丸美生物电商渠道的经销商远不止美妮美雅一家,为何仅该经销商能保持快速增长?丸美生物仍没有充分说明。

不仅经销商们在做电商业务,丸美生物自己也在天猫等多平台做直营电商。直营电商渠道的销售收入,从2015年的9008万元增长到2016年的1.03亿元。

单从销售数据上看,丸美生物自营远没有经销商们做得好,与美妮美雅的差距更不是一星半点。可斑马消费通过进一步查询却发现了一些问题。

在中国最大的B2C电商平台天猫上,丸美直营的官方旗舰店与美妮美雅化妆品专营店同台竞技,从呈现的销售数据上来看,美妮美雅的销售情况远不及丸美官方旗舰店,如此来看,曾被主板发审委质疑的美妮美雅的销售增速又从何而来?

以“丸美提拉紧致眼袋眼凝胶25g”这款产品为例,丸美官方旗舰店的总销量超过21万,月销量3294;而美妮美雅化妆品专营店的总销量为1242件,月销量24件。在美妮美雅化妆品专营店,丸美销量最高的一款产品总销量也仅超过7000件。

对此,斑马消费向丸美生物进行了咨询,但未能获得回复。

孙怀庆曾公开对媒体表示,公司内部对上市的早和晚并没有太多期待,希望这是他的真心话。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514346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