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疫情下,中国购物中心往何处去?

美妆资讯
疫情下,中国购物中心往何处去?
2023-08-05

助人、跨界,八方兴旺;

文化、科技,文武双全。

助八界 创新眼

描述各地商场“空置率”实惨,并给出简明的改进方向...

8 月 22 日,易居企业集团首席执行官丁祖昱发文称:上海商业地产最高空置率已达 34%(指浦东正大广场)。

CAIC(易居旗下 中国资管信息咨询服务平台)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上海商业平均空置率不断走高,至 2022 年 2 季度,疫情加剧了空置率上升,达到 7.0%,超过警戒线(5%) 2 个百分点,打断了自 2021 年以来的恢复进程。

另据赢商网消息:2022上半年,全国重点12城的平均空置率达13.4%,环比增长了22.9%;而开关店比跌至0.86(新关店约7400家,新开店超6400家),远低于2021上半年(1.21)及下半年(1.43)。

一般来说,5%是一个城市购物中心平均空置率的警戒线。

相信不少人这两年逛商场时会有最直观的感受,商场的人流少了,常逛的店铺有些没开门,有些已悄然闭店。

实际上,疫情下,购物中心人流稀少,大幅关店已渐成常态。

在商业巨舰上海,购物中心空置率达到了7%以上(综合CAIC/世邦魏理仕/仲量联行)

世邦魏理仕近日发布报告称,2022年第三季度,疫情对上海的影响依旧持续,截至季末,上海零售物业空置率环比上行0.6个百分点至7.8%。

而仲量联行的数据显示,疫情之下,上海核心商圈商务人群和游客群体的消费减少,2022年三季度,购物中心空置率环比上升3.9个百分点至13.6%;非核心商圈内本地居民消费群体较为稳定,购物中心空置率增幅稍低,环比上涨2.3个百分点至12.3%。

冰川思想库研究员张明扬发文描述了上海购物中心空置率的“实惨”:

前几天,我家附近商场里的西贝莜面村突然关张了。因为有亲子概念,西贝可能是这家购物中心生意最好的饭店了,但终究也没挺过去。

2020年下半年,我曾经每月光顾一次的电影院关门,以至于这两年来我一场电影也没看过;2021年,至少三家校外学科培训机构关门,还有一家跑路的欠着我永远拿不回来的学费;仅有的几家服装店全军覆没;以西贝为代表的中式“正经”餐馆几乎都“壮烈”了,剩下的都是麦当劳、达美乐披萨这一类快餐……

6月上海解封后,我去过多家购物中心,除了少数头部餐馆、亲子娱乐机构,无不是顾客寥寥,最惨的是服装店,营业员往往都比顾客多。不过,奢侈品店似乎是唯一的特例,甚至还要排队,在很大程度上,是出国游的停摆创造了这一畸形繁荣。

在丁祖昱提到的空置率飙升至 34%的浦东正大广场(位于陆家嘴黄金地段),有网友Moon现场探店发现:

周日下午 4 点左右,进入正大广场后,我看见了这样的场景,商场人潮涌动,人流量看起来十分可观;

但前面看到的人气场景大都是 1-2 楼的低楼层,当我们把视线转到高楼层,事情可就不那么美妙了;

一口气上到8楼,可以看到,顶楼零星还有几家餐馆在营业,更多的是写着升级改造中的未营业店铺,同时,KTV 也由于疫情原因暂停营业,占位好几家门店的电影院也未开放。

网友Moon接着来到上海国金中心、世茂广场、爱琴海观察:

然而,紧邻正大广场的上海国金中心,因为是奢侈品集合购物中心,生意还不错呢,LV、CHANEL 等奢侈品牌门店甚至正在大排长队。网友Moon侧面印证了张明扬“奢侈品店唯一特例”的看法。

逛完正大和国金,再看不远处位于南京东路的世茂广场,数据显示空置率高达 22.4%,现场显示:虽有部分空置,但整体人气仍然很旺。

而在郊区,周六晚上 8 点左右的爱琴海,一半是火,一半是冰,商场内外冰火两重天。

走进爱琴海商业风情街,第一感觉就是,冷清。

商场内部,也好不到哪儿去,最多人气的地方居然是个临时搭建的充气儿童乐园。

而爱琴海商场外面简直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

从下图可以直观看到,爱琴海商场连接外侧出口的地方,还有人群在散步、吃饭,而越往上人群越稀疏,甚至直接出现商铺大量空置的情况。

在商业重镇武汉,购物中心空置率更达到了9%以上(综合CAIC/克而瑞)

CAIC监测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武汉空置率录得9.3%。近两年武汉空置率保持在9%以上,仅去年四季度降至8.3%。今年一季度以来,受多家品牌战略调整闭店影响,推动空置率进一步上行至9.3%,创近一年来新高。

而克而瑞资管数据也显示,2022上半年,武汉三季度购物中心平均空置率已接近10%。

来自武汉房叔的探店显示:

在汉口,汉口城市广场,一个拥有20多万方体量的购物中心,已几近倒闭。

一楼的情况还算不错,至少还在亮灯营业,而再往上逛,就会发现不少关门的店铺。比如占据二楼大面积的店铺—云兑伊家,“汉宝的星球历险记”已经浪漫出逃,上锁关门了。

再往上,更离谱,黑灯瞎火、乌漆嘛黑的,没灯、没人、连店铺都没有。

除了招商经营问题,疫情恐是最大影响因素。

无独有偶,在武昌,曾经辉煌的光谷国际广场如今也正走向没落。

目前武汉部分商圈的商业空置率确实较高。以光谷步行街为例,周围高校云集,人气颇高。在这个国庆节前三天,光谷商圈客流据说近150万。但另一方面,也是在这条步行街上,关门大吉的店铺并不鲜见,住在附近的武汉市民张先生说,疫情让很多学生无法出校,人流量受到了影响。

在商业重镇南京,购物中心空置率号称已下降至3%(世邦魏理仕)

近日,世邦魏理仕发布报告称,2022 年上半年全市零售物业的空置率下降至3%,为十年内历史低值。

实际情况呢,3 月 28 日,赢商网探访了当时疫情最集中的江宁区域部分商场。

现场观察,江宁金鹰购物中心、景枫 KINGMO、21 世纪太阳城、龙湖南京龙湾天街四大购物中心 人气 整体较低迷,一方面是实探当天正值工作日,另一方面,与江宁的疫情防控也不无关系。

那么社区商业呢?网友西贝和同事今年4月前往位于南京江宁大学城的一家社区mall,发现:

进入商场一楼,目之所及冷冷清清。除了在营业的店铺,还有不少铺面是关闭状态,或者被围挡包裹。

目前,星巴克、必胜客、肯德基、老乡鸡、一点点等知名餐饮品牌处于营业状态,但客流量不高,就当天的观察来看,还数星巴克的人气最好。

实探过程中还发现,也许是为了节省人员开支,有的店选择暂时闭店或者缩短营业时间。

来到二楼,看到楼层导视上列了不少品牌,不过逛了一圈下来发现很多品牌也没能熬过疫情的寒冬。

负一楼的美食广场情况更惨,放眼望去,整个美食广场每一家店都是闭店状态,偌大的空间黑黢黢的,有些压抑。遥想两年前,这里还有不少店需要排队,如今物是人非,无不叹息。

这个社区mall,2019年9月28日开业,可惜没多久就遇上了疫情,影响至今。主要消费群体是大学生,而大学生由于疫情封控无法离校外出,在实体店消费机会锐减,校园内购物就餐以及外卖、网购成了主要消费方式。

在南京,疫情下,实体商业客流下降明显,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商业重镇广州,购物中心空置率则超过了14%(赢商网)

来自赢商网数据,2022年上半年广州商场空置率14.1%。

今年,广州的购物中心因疫情防控需求,不间断地“暂时封闭,不进不出”,广州太古汇、广州天河城购物中心、广州动漫星城广场等相继中招。

广州这个千年商都,八方人流汇聚,疫情之下,购物中心的经营状况也不容乐观。

在毗邻广州的佛山,购物中心空置率甚至达到了22%(赢商网)

来自赢商网数据,2022年上半年佛山商场空置率22.5%,已经连续5年空置率超16%,桂澜路商圈空置率位居高位。

据新浪乐居9月现场观察:

从南桂路地铁 B2 口出来,城市广场的沿街的服装店摆出 合同期满,5 折促销 的宣传单,再往前走便看到了麦当劳门口贴有 本店已结业 的告示。

去年城市广场内部已经空置,大部分店铺已于2021年结业,仅剩少量沿街商铺,还有当时还开着的益禾堂现在也已经关闭了。

汇潮天地目前情况何如?汇潮天地和城市广场同属一家投资运营公司,可以称之为“难兄难弟”组合,汇潮天地曾有三次走上交易台的经历,但都因无人出价而流拍了。

在疫情刚开始的2020年,汇潮天地内部已空置。两年过去了,看起来还是老样子!

麦当劳还在营业中,可以看到不少顾客坐在二楼窗前闲聊吃东西;内部的手机维修点和联通营业厅也还在,沿街还多了一间瑞幸咖啡,几个外卖小哥在里面等待;除此之外,是空的还是空的。

那位于佛山南海金融高新区的京华广场又如何呢?

目前的最新现状是:肯德基店铺内的座椅还在,但门口贴有两张不营业的告示;据旁边粘贴的新品海报推测,该店铺至少有2个月没有营业了。

一个月前曾逛过京华广场,当时这里虽然比较冷清,但因为开有较多的饮品店,所以顾客和外卖小哥都还是比较多的。

但目前来看,因平价大杯备受喜爱的蜜雪冰城也关店了,内部基本已经搬空;还有柠檬茶、面包店、餐吧等商铺也都不再营业了。

开业1年有余,一边招商中,一边有商家撤场,京华广场属实有点难!

京华广场曾与保利商业短暂合作过。但在2021年8月,保利退出合作,因此目前的招商工作都是京华广场独自运营的。

在佛山南海金融高新区,除了万达广场客流量会多一点,其余的像南海天河城、招商IPARK、新凯广场等商场,空置率也是比较高的。

佛山早期有三大商场巨头,分别是升平百货商店(1957年)、兴华商城(1982年)、玫瑰商场(1985年);如今玫瑰商场早已消失在历史洪流里,而有着65年历史的升平商场也没逃过因客流量减少,从而结业转型的命运。

现场可以看到,原先的“升平商场”四个字的招牌已被摘下,门面也已经涂上了药店那种蓝绿色,并且安装了大大的电子屏。

升平商场这个近65年的老牌商场,如今已改造为医院!现在的名字叫佛山升平医院。

在如此艰难时刻,购物中心该往何处去?

据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2022上半年至少超过5200家线下门店关闭,其中不乏沃尔玛、悦诗风吟、海底捞等综合实力强劲的头部品牌。分业态来看,包括服饰3400多家,便利店700多家,美妆600多家,餐饮300多家,超市100多家,专业店59家,休闲娱乐20多家,百货26家等等。品牌大量关店,开店意愿不强,导致商铺空置率进一步增加。

在疫情、电商、经济下行、同质化竞争等多重夹击之下,购物中心该往何处去?

1、购物中心设计:景区化、景点化

购物中心设计方向,未来必定是景区化、景点化,要争做当地打卡首选地。

购物中心设计景区化,是为了延长人群停留时间,加大成交转化机会。

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建筑行业正在向服务行业转型,这是一个非常根本的转变。

购物中心设计景区化,要以“无界”、“开放”、“氧元素”等创新的商业形式,运用自然生态、人文公园的悠然之美,呈现全新个性化的购物空间。

借助各类景观设计,可以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让购物中心更具吸引力和辐射力。要敢于打破购物中心的边界,形成景区环境,做大”休闲游乐场”。通过定位、场景、空间以及品牌组合的有机配置,全方位地创新体验玩法,让购物中心成为流连忘返的“风景”,让人们在游逛中愉快度日,并高效转化“游客”为“顾客”。

举例1:环球港

你能想象一个商业空间,有邮轮主题的酒店、有巨型摩天轮,还有非常有特色的国际水准的溜冰场,甚至未来还会引入世博会期间沙特的月亮船吗?

其实不管是上海的还是常州、苏州、宜昌、兰州的,环球港的建筑设计风格都是纯欧式,内装有壁画、穹顶,建筑语言的表达和建筑风格的打造与其他购物中心不同。

只要条件具备,环球港都会设计一个特色的英伦复古小火车,并规划出网红特色的系列主题活动:小丑巡游专列、汉服小姐姐专列等等。

同时,环球港的每个项目都会设计一个巨型的摩天轮,打造城市打卡地、塑造浪漫新概念,为环球港项目植入时尚浪漫元素,带动年轻人消费。

另外还有垂直的城市休闲空间,把广场从地上到地面到地下再到屋顶各个空间充分利用起来。秉持垂直多维设计理念,结合地上文娱配套、地下主题商业配合,为城市居民提供开放式休闲购物空间。

举例2:上海南翔印象城MEGA

位于上海嘉定区南翔核心,连接昆山与迪士尼的上海地铁11号线在项目设站。基于项目在地文化对购物需求的深度解读产生定位:让文化元素与商场无缝融合,与消费者实现情感共鸣。

以千年古镇文化为出发点,该商场撷取了白鹤南翔寺的文化元素,以鹤之旅为故事主线,构建出“鹤鸣、鹤舞、鹤栖”三大中庭广场,引导消费者进入“旅游路线”。其中最有体验感的就是多达200余种国内外植物的“觅境·森林”生态植物园及超级月亮,为消费者塑造了游离于城市之上的美好自然景观。

最显眼的鹤栖部分:“觅境·森林”

该商场的“E”就是生态Eco,以森林、湿地、高山等生态景观为主题,打造出沉浸式绿色休闲体验。对于平日奔波忙碌的年轻人,休闲度假的一大诉求就是回归自然,在花草之间自由地呼吸和奔跑、愉悦生活。

举例3:深圳红山6979

地处深圳龙华区深圳北站旁,包含32座风格各异的独栋商业建筑和“文化四馆”,打造出家门口的“市民中心”,畅游文化的艺术殿堂。该项目是深圳别具一格的商业与文化相结合的生活综合体,刷新了城市的商住新风尚。

该项目,采用公园式、开放式设计。在建筑上,通过视觉以及环境内部之间的联系,与城市建立生活共识与文化认同;开放式的空间,与建筑巧妙交融,形成了不可复制的休闲商业氛围,顾客闲逛的同时可以自由地享受阳光与新鲜的空气。

在景观上,公园景观大道、中心演绎广场,让生态与生活兼容;台地式绿化广场、自由阳光草坪,诠释恬淡意境;镜面水景、阅读台阶、裙楼花园,营造舒适品质生活;演艺馆、美术馆、图书馆、展览馆零距离,多维空间相互组合,成就了一座公园式的商业综合体。

红山6979是一种新的城市文化商业名片,引领了城市开放、生态的全新商业趋势,为城市人群打造出体验式文化商业氛围。

其他案例

国内还有很多可以借鉴的景区化购物中心案例,比如:北京蓝色港湾、上海十里云间、广州正佳广场、长沙印象汇、武汉绿地缤纷城、杭州湖滨银泰in77、苏州相城天虹购物中心、烟台大悦城、洛阳泉舜中央休闲购物公园、泰安爱琴海购物公园等等。

在海外,也有成功案例,比如日本池袋,位于阳光城中的南梦柯南佳城(NAMJA TOWN)—— “猫的博物馆”, 号称是日本最大的室内主题公园。

NAMJA TOWN 依托于大型的商业综合体,设计出一个集“游玩+娱乐+美食”于一体的新型多媒体室内游乐项目。

2、购物中心招商:体验化、休闲化

购物中心招商首选,未来毋庸置疑是体验、休闲类商户。

体验、休闲类商户并非特指休闲娱乐(玩乐类)商户,而是泛指所有强化了体验感休闲性的商业品类,包括传统的零售、餐饮(吃喝购类)商户。

这也对品牌商提出了新的要求:所有的品类,包括传统零售、餐饮,都要向体验化休闲化业态转型。

“购物中心招商体验化、休闲化”与前面提到的“购物中心设计景区化、景点化”遥相呼应,旨在做大”休闲游乐场”,以扩大购物中心的边界,让购物中心成为流连忘返的“风景”,加大顾客停留转化之效率。

举例1:通用体验类—新能源汽车

在广州,根据监测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优质购物中心有近30家新能源汽车门店新开或即将开业,包括正佳广场新开的极氪汽车和东方宝泰的smart汽车等。

戴德梁行研究院副院长、华南及华中区研究部董事张晓端表示:“区别于传统品牌,新兴的绿色消费品牌更乐于把门店开到城市核心地段的购物中心,在体验店展示其最新技术或产品,与消费者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互动。目前中国一线城市新能源汽车体验店数量已经超过350 家,预计这一数字会在未来继续增长。”

举例2:通用体验类—香水品类

在悦己消费浪潮的盛行以及口罩常态化使用的双重影响下,香水品类受到市场青睐。

在广州,法国品牌Atelier Cologne经重新装修后在K11开出全新形象店铺,香水品牌Frederic Malle和Kilian作为广州首店也已亮相太古汇。

举例3:娱乐体验类—剧本杀

《2021年中国剧本杀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1全国线下门店超过3万家,数量呈现了井喷式增长。

数据显示,目前剧本杀门店数量最多的城市前三名依次是上海、武汉和北京。另外,西部网红旅游城市成都、西安也进入前五名。

第一太平戴维斯广州商业及零售服务部负责人,董事张宸豪表示,目前的运动、娱乐类体验业态更应被称为“减压业态”,兴起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从外部来看受疫情及宏观经济双重影响,以及消费者内部结构的转变,使整体消费心理产生变化,不安感加剧,通过运动、娱乐类业态获取即时满足。

举例4:娱乐体验类—萌宠互动

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养犬猫人数达到6294万人,伴随着当代年轻人对宠物的喜爱与依赖,宠物经济也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数据显示,预计到2023年中国宠物市场规模将达到5928亿元。

举例5:科技体验类—科技快闪

2018年7月12日,百度携手戴德梁行及各大潮流品牌,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打造了“Next Box”不思议空间站,通过科技快闪体验馆的形式让你我能触手可及地体会AI如何好玩、有趣地为人类服务。

戴德梁行北中国区商业地产部主管罗俊崴表示,北京商业地产部在策划、招商等传统优势领域外,正式推出品牌及活动推广服务:“目地是为了满足现在消费需求升级,适应新零售、强体验、多跨界的新趋势,协助品牌突破传统思维,整合互补资源,营造新场景,导入新流量。Next box百度不思议空间站就是我们第一个全案策划、执行落地的项目,收到了良好效果。”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快闪体验店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购物中心不断落地。比如2022年9月在广州天河城开业的三星Galaxy折叠屏新品快闪体验店;2022年8月亮相深圳海雅缤纷城的“逆龄奇迹体验馆”(家用射频美容仪品牌初普TriPollar携手甄选护肤品电商平台百洋挑剔喵PICKYCAT);2022年8月进驻北京合生汇广场的广汽丰田电动化体验快闪店等等...

3、购物中心运营:数字化、科技化

科技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日常体验。例如,数字技术诸如增强现实(AR) ,混合现实(MR) ,虚拟现实(VR) ,人工智能(AI) 和物联网(loT) 等,正以多种方式转变零售空间,全球新冠疫情的大流行加速推动了这一转变。

人们正从根本上重新思考零售空间中,线上与线下之间的连接与转变。通过利用无接触技术、优化的可达动线、访客管理,以及空间分析和使用率监测工具,未来的零售空间的变革将变得更加迅速。—些零售品牌在体验式零售中投入更多资金,将原本以销售为中心的原型转变为以品牌的目的、参与以及归属为中心。

未来购物中心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运营能力。

这也决定购物中心运营方向,未来必定是走技术路线,要尽快数字化转型并持续升级,并不断叠加科技含量。

当前购物中心数字化应用主要倾向于两大方向,一是赋能运营者,二是服务消费者。

赋能运营者:从客流数字化、空间数字化两个方面全面布局数字化运营架构,并形成“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应用反哺”的闭环,让数据发挥全盘赋能效应。

客流数字化 和 空间数字化 所形成的“顾客全流程数字化技术”正在不断取得突破,现在已进化至“3D 时空动线技术”。

顾客全流程数字化就是对顾客的到达时间、到达方式、所逛门店、逛街路线、游逛时长甚至是现场的活动参与、广告前的驻足观看等都能进行数字化。采集到的顾客全流程数据,将是购物中心的招调分析、店铺运营、营销推广、现场管理等方面深度运营的数据基础。

服务消费者:现阶段有各种技术、各种应用,各购物中心也在不断尝试。

比如元宇宙在商业空间的应用:被零售品牌采用的虚拟试穿/试用等技术;为消费者提供“一键找店”与“一键找车”服务的AR导航技术;还有各种AR 寻宝营销活动的应用。

再比如会员系统、O2O商城、私域流量、IoT等数字化转型升级。

购物中心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本质,是通过各种方式,将消费者相关的事物记录且沉淀为自己的数据,以便更好地贴近并分析他们,进行精准营销,打造沉浸式购物体验,以达到提高转化率的效果。

总结

人们思考和构建设计项目的方式是现阶段购物中心发展的一大挑战。

当大部分购物中心全面思考体验设计,分配跨学科团队(包括设计、地产、商业、数字和营销代表)并投入相应的预算时,我们就有机会打造最有影晌力的商业项目。

在创建购物中心数字化沉浸式体验空间时,我们需要时时仔细思考它会如何变化,如何展示个性化,如何产生更大的影响力,需要什么样的成本和技能将其代入公司日常。

简而言之:现如今的购物中心空间设计必须具有优秀的表现,以吸引和留住品牌、员工、购物者、访客,并帮助提高品牌黏度,以提高招商吸引力;而数字技术只是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媒介,可以帮助创造有意义的、个性化的和新鲜的体验。

这也对购物中心的业者提出了挑战,从定位、设计、招商、运营的全过程跨界考量已成共识。比如说空间设计,随着业务需求和客户需求不断发展,空间设计需要变得更具适应性和灵活性。这意味着单—用途的空间使用已经成为过去式,未来的空间需要适应不同的场景,为多模式、多功能预留可能性。科技既可以作为工具,也可以作为媒介,帮助我们为这种转型进行设计。设计师将更多地思考如何在融合数字和物理环境之间进行全面思考。从本质上讲,未来购物中心整个设计过程必定是多学科融合的、协作式的、体验主导的,并且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

未来我们谈起购物中心时,谈论的不仅是其建筑环境,而是一个彰显文化、可以体验的服务式空间,它可以是物理的,也可能是数字化的。

而以人为本和体验驱动,将始终是我们购物中心业者重要的考量要素。

现如今,购物中心在疫情下着实很“痛”,数字化沉浸式体验综合转型也会很“痛”,但如果不适应新的形势、变而求生,未来会更加“痛”!

疫情下的中国购物中心,“痛”并顽强地生存着...

本文同时发表于《助八界 微信公众号》

看中国创新之美,看游学旅行之妙,敬请关注《助八界 微信公众号》(ID:ZBJmedia)。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922538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