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李金彪‖在桨声与书声中,宋河的企业,撑起京山工业半壁河山...

美妆资讯
李金彪‖在桨声与书声中,宋河的企业,撑起京山工业半壁河山...
2023-08-05

栏目:文棚

九个三十赶宋河(纪实)

人间四月天,宋河春意正暖,我到宋河,是不约之约而来。

宋河曾为古富水县置地。据史载,北魏改南新市县置,为富水郡治,取县界富水为名。随开皇初废郡立县。北宋乾德二年(964年),而归入京山。关于省富水入京山,在宋河有许多传说,其中,以“富水县的土称输了,水称赢了”最为有趣。我不知这件事的真伪,也无法考证当年居庙堂之人,在富水省县之时,是否有过称水称土的举动。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却为亘古不变的真理。千年已逝,原本分河而治的古代富水县,并没有让它保留下多少废墟和遗迹。那些历史的浩繁,升沉过往,类似于古县池的苍桑之感,只能在《富水郡志》里,找到它所走过的路程。

宋河镇的兴旺和崛起,来自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始终不能撼动它在京山的重镇地位。我的宋河朋友,总会自诩“九个三十赶宋河”,脸上漾着笑容,话一出口,就如数家珍地说出一大串地理名称来。如同在京城,遇到一北京爷们儿,皇城脚下的优越感就都安在嘴边上。当然,宋河不可以与京城同日而语。现在很多宋河人在北京。有务工的,有求学的,有经商的,有做官的,有搞研究做学问的。虽人在北京生活却不能融入老北京的文化生活圏,还是在宋河人之间走动。宋河人认识世界从宋河始。

宋河水航路开辟于元朝末年,那以后,富水建宋河港,港内建码头七个。明代时宋河山民开辟汉口宋河专用码头,又称“宋河铲子”码头,“严老五”掌控的“宋河帮”严打船匪水霸,名噪一时。六百年河港,白帆点点,桨声阵阵,成为当地物流的重要通道。“九个三十”以外的安陆、随州、枣阳,包括河南南部唐河等地的棉花、粮食、山货、水果等产品,也依赖这条水路运往汉口。外地的商品也源源不断走水路进入宋河。帆桅穿梭宋河港,商贾云集富水岸。

《宋河镇志》记载:宋河沦陷前夕,集镇人口近万,商铺千家。舟楫之利不仅带给宋河经济繁荣,而且带给宋河商品信息,带来一种生存方式,一种文化观念。从清代至上个世纪中叶,这些船民在宋河镇富水河上,利用船只礼聘文人墨客担任“师爷”,开办私塾或者学校,教导后代工农商、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平天下。桨声与书声交融,浪声与歌声辉映。公元1970年,富水上游修筑高关水库,河水截流,宋河水航运彻底中断。往日千帆齐竞发,河水向东流的场景淹没在百姓的记忆之中。船工的后代们往往会因一些莫名的传说与诱惑、辉煌与荣耀而心生某种渴念。

宋河人以轻机为榜样。这个前身为铁匠铺,后冠名以“宋河星火农具厂”的镇办小厂,用传统方式锻造生产生活用品,包括犁、耙、锄、镐、镰刀和菜刀、锅铲、剪刀以及其他铁制品。纯粹是为当地农业和农村服务,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可她像一点星火,点亮了宋河工业的燎原之光。 轻机从压痕机到纸箱生产线,从行业老大到人工智能制造,从镇办小厂到上市公司,从铁匠铺到工业摇篮。轻机人物化了宋河整体情怀的存在,靠着一把锤子“叮当叮当”的敲击,打造出了一个中国霸气的新轻机。最初的轻机人,大多是山民和船工的后代,他们天生与工、商有缘,骨子里传承了山民和船民不怕吃苦,不畏艰险的天性。这种天性是与生俱来的,一个外界难以改变的心理感知特性和精神悟性。轻机所能做到的社会实绩的极致,呈现出一种美丽,成为人们的欣赏和一种常态追逐。

我突然把轻机人的工匠精神和聪明才智,与古镇境内的雷家岗和舒家坡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古文化联系起来。来自富水河畔的旧石器时代的削刮器,保存于京山博物馆里,几千年过去了,这些削刮器依旧“锋芒毕露”“魅力十足”。我似乎看到了文化传承的一种力量,一种源泉,一种风貌。宋河人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精于事业,在轻机的影响和带动下,一批工业企业迅速崛起,如火如荼发展起来。楚天钡盐便是其中之一。依托本地资源办化工企业,生产外贸产品,成为中国钡盐生产基地。她的诞生、生存、发展、壮大,谱写了一曲乡镇企业的赞歌。当上亿吨石灰石和重晶石资源掩理地下时,宋河人在思索,在探寻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

1987年,《中国化工报》刊登的《从三口大锅到国家最大的钡盐基地》一文,像一把钥匙开启了萦绕在人们心头许久的疑虑。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集中力量兴办楚天钡盐成为共识。这样,既可以为本地资源找到“婆家”,又能为本镇剩余劳动力寻出路。和时间赛跑。批复“红头文件”,发动群众集资,突破技术瓶颈,短短几年时间被全国钡盐协会纳为成员厂,1991年产品已销往亚太和欧美地区。可是没想到,那一年,楚天钡盐出大事了——摊上洋官司。2003年3月,欧盟唯一的碳酸钡生产产家向欧盟提出,对原产于中国的碳酸钡进行反倾销诉讼。提及洋官司,很多国内企业就发怵,不想打,不敢打,也很难打赢。这家民营企业知难而上,也必须跨越这道门坎。认真应诉,经历了一波三折,终于于2005年7月,胜诉了这场反倾销案。赢了官司,也赢得了欧美市场。由此楚天钡盐走上发展快车道,带领三个村5千多农民脱贫奔上富路。

这种处变不惊,游刃有余,透视出宋河人的智慧。宋河人把志向实现于市场,他们懂得,在工业发展路上,难免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考验和伤害,压力或打击。宋河人会告诉自己,没有奇迹,只有你努力的轨迹;没有运气,只有你坚持的勇气。于是,宋河工业企业一个个走向市场,撑起了京山工业的半壁河山。 (本文节选自《九个三十赶宋河》)

(文棚是一个以散文为主的共享平台,面向全球华人开放,供作者、读者转发推送。其“写手”栏目向全国征集好稿,外地来稿不论公开发表与否,皆有可能采用。凡当月阅读量达6500次,编辑部打赏100元/篇。请一稿一投。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非签约作家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账号。)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编辑:徐向东

◆二审:蓝运良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688779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