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追求苗条束紧腰腹、为了肤白砒霜沐浴……维多利亚美女长寿的少

美妆资讯
追求苗条束紧腰腹、为了肤白砒霜沐浴……维多利亚美女长寿的少
2023-08-05

来源:生命时报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孙佳语 □医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谷晓阳

说到维多利亚时代的美人,很多西方人的脑海中会浮现玛丽·杜普莱西斯的肖像。她是19世纪巴黎最出名的交际花之一,也是《茶花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原型。她身材苗条,眼睛大而明亮,皮肤苍白光滑,衬托着玫瑰色脸颊和殷红的嘴唇。“她就像是用德累斯顿细瓷器做成的小雕像。”杜普莱西斯的情人小仲马在小说中这样描述她。

这样一位传奇美人,却只活了短短23个春秋。1847年,年轻的杜普莱西斯因肺结核去世。当时,肺结核肆虐欧洲,许多人都难逃病魔之手,这种可怕的疾病却被文学家和剧作家们赋予了浪漫主义色彩。患者会因消耗而变得体形消瘦、皮肤苍白,因发热而面色潮红,因患病之苦而眼中含泪——这样肤白、明眸、身形瘦削的形象,成为了一时备受推崇的美人标准。当年就连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都忍不住写道:“肺病是一种讨人喜欢的疾病。”

维多利亚时代的人们对“白”和“瘦”颇有执念,普遍认为“晒黑的肌肤或结实的肌肉是下层阶级的标志,美丽有教养的女性不需要做任何体力劳动,她们应是瘦弱苍白的”。

一位典型的维多利亚美女要拥有白到发亮的皮肤,保养和化妆上花的功夫可不能少,涂抹在脸上的护肤品成分相当复杂。其中一些可谓有机又纯天然,使用玫瑰、杏仁、接骨木花、糖、薰衣草、燕麦片和柠檬等制成。有些混合物虽然含有化学物质,却相对温和,比如含有米粉、氧化锌,或含有昂贵的铋和滑石等成分的面霜。当然,谈到主要的美白成分,就不得不提起被广泛添加的铅了。早在古罗马时期,人类就开始使用含铅的化妆品美白。短期内,它可以让皮肤看起来更白,再加上醋,会让皮肤摸起来更光滑。而为了让身体变得雪白,一些女性甚至走上了更极端的道路。有研究发现,巴伐利亚的女人为了肤白如雪,会在加了砒霜(砷)的水中沐浴。

追求美丽无可厚非,可这些美白的方法对身体造成了伤害。用含铅化妆品掩盖瑕疵,反而会加剧皮肤问题。于是,这些女子不得不使用更多铅,粉在脸上越堆越厚,造成了恶性循环,最终导致铅中毒,出现头痛、便秘、失忆、疼痛和麻木,如果摄入铅的量足够大,还会导致瘫痪和死亡。

除了追求皮肤白,维多利亚时代的美女还对水汪汪的大眼睛趋之若鹜。她们认为,含有奇怪成分的“眼药水”(如柠檬和橙汁)能让眼睛干净明亮。而实际上,这些眼药水可能导致角膜擦伤和眼盲。在那个没有美瞳的年代,女人们想要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往往会使用颠茄制成眼药水达到扩瞳目的。但是,颠茄是种毒药,频繁使用会造成视力模糊和对光敏感,还可能引起头晕、昏厥、心律失常、呼吸困难和情绪突变,长期使用也会造成死亡。

在身材方面,维多利亚女性也有极为严格的审美要求。理想的身材呈沙漏形,需要穿上紧身胸衣,呈现纤腰不足一握的效果。对法国和英国博物馆展出的紧身胸衣的一项调查显示,维多利亚时代穿紧身胸衣的人的平均腰围是22英寸(55.88 厘米),比今天的平均腰围少了10英寸(25.4厘米)。紧身胸衣长时间勒紧腰腹,影响呼吸、骨骼、身体活动以及内脏器官的血液供应。据说当时富裕家庭中甚至辟有单独的晕倒室,其内配备晕倒躺椅和嗅盐,专供娇弱的女性缺氧晕倒时使用。

美国人类学家丽贝卡·吉布森研究了1700~1900年的遗骸。她使用保存在巴黎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博物馆和伦敦博物馆人类生物考古中心的骸骨作为研究样本,测量了遗骸肋骨的宽度、肋骨与脊柱相交的角度以及脊柱突起偏离的角度等之后,发现每一具遗骸的骨骼都变形了,肋骨呈“ S”形状,脊椎也偏离了垂直方向。

不过,也不是所有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都甘愿为了美丽而损伤健康。1881年的一本举止和社会礼仪手册上曾反对女士们过度紧箍身体,建议通过散步、泡土耳其浴和俄罗斯浴等方式快乐减重,如果能穿着宽松的衣服从容呼吸,或许她们能快乐许多。

当时,确实有不少女士采纳了这类建议,并不是每个维多利亚时代的女人都是蜂腰美人。19世纪胸衣最小的腰围约为20~21.5英寸(50.8~54.61厘米),但几百件胸衣中才会有这么一件。当时大多数胸衣都接近26~27英寸(66.04~68.58厘米)甚至更大。俄国哲学家别林斯基说过,“人的外表的优美和纯洁,应是内心的优美和纯洁的表现。”美丽不应靠化妆品和束身衣,而是要靠充盈内心、接纳自己。成为美人的第一步是变得有“生气”,而不是成为没有表情的“瓷器”。

本文来自【生命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454934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