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痤疮(痘痘)皮肤如何护理之保湿篇

美妆资讯
痤疮(痘痘)皮肤如何护理之保湿篇
2023-08-05

外用痘痘药膏后皮肤干燥、脱皮怎么保湿?痘痘皮肤能化妆吗?哪些成分可能致粉刺?痘痘皮肤如何防晒?这些都是痘痘皮肤护理中常见的问题,严医生以美容皮肤科工作实践结合查阅众多国内外针对痤疮护肤的专业文献,10000+文字详细告诉大家,痘痘皮肤应该如何护肤理。

说到痤疮的护肤问题,必须要分为两种情况来区别对待。一种是痤疮正在接受皮肤科医生规范的治疗。另外一种就是痤疮倾向性肌肤(痘痘皮疹己经清除了,但处在维持治疗阶段)和未接受治疗的痤疮皮肤护理。

因为痤疮的规范治疗中基本都会用到维A酸类外用药物(维A酸乳膏、异维A酸凝胶、阿达帕林凝胶、他扎罗汀),常常用到过氧化苯甲酰。维A酸类外用药物和过氧化苯甲酰是轻中度痤疮治疗的一线外用药物,重度痤疮治疗中除了口服异维A酸外,也常常外用过氧化苯甲酰。在痤疮的二线外用治疗方案中果酸和水杨酸也是常会用到的,有的患者在医疗机构刷较高浓度的酸,也有人在家使用低浓度的酸。详细看

10种痤疮(痘痘)常用外用药物介绍及治疗选择

然而在应用这些药物的时候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刺激症状:皮肤出现干燥、紧绷、脱屑、刺痛症状,口服异维A酸时甚至会出现嘴唇干裂,严重者面部皮肤也可能出现干裂。外用果酸和水杨酸虽然一般反应没有维A酸类药物和过氧化苯甲酰、口服异维A酸那么明显,但是也常常有干燥、脱屑症状。这些治疗手段都会出现皮肤渗透屏障功能的受损(角质层含水量下降,经皮水份丢失增多,表皮脂质减少),有些是亚临床症状的(没有表现出明显症状),甚至有些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如皮炎(明显红斑、严重脱屑等表现)。(1)(2)(3)(4) (5)

在临床工作中,很多人因为不能耐受这些药物的副作用而停用了它们。那么痤疮的治疗常常以失败告终,痤疮反反复复,甚至有人因此去寻求一些非正规治疗,不但花了大量的金钱,皮肤也经常被弄的更差甚至毁容的地步。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护肤品在痤疮受累皮肤和痤疮倾向性皮肤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护肤品尤其是医学护肤品在痤疮规范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痤疮规范治疗不可或缺的联合治疗手段。它们中的保湿剂和吸湿剂可以增加角质层的含水量、含有的油脂性成分可以在皮肤角质层表面形成一层油脂膜防止水分的进一步丢失,有些医学护肤品中含有类似人体皮脂膜成分(如神经酰胺、角鲨烯)可以补充角质层面表以及细胞间的脂质,含有的植物提取物具有抗炎、舒缓成分。这些医学护肤品不仅可以从以上多个环节修复受损皮肤的渗透屏障功能、消退外用药物引起的干燥、脱屑、紧绷、刺痛症状,还因为不含香精、色素,采用的低致敏防腐剂,具有温和、舒缓、无刺激、低致敏的特点。

痤疮受累皮肤和痤疮倾向性皮肤的基本护理是清洁、保湿和防晒,这里也要谈谈化妆和卸妆问题,我们下面逐一就这些护理环节展开讨论。

保湿

医学护肤品的保湿剂可以克服痤疮治疗期和维持期所引起的皮肤干燥、脱屑和刺痛等副作用。痤疮治疗后产生的干燥和刺痛是由于屏障功能受损而引起的, 为痤疮治疗后出现这些问题而设计的保湿剂可以提高药物治疗的耐受力,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6-9)

理想的保湿剂应该是非致粉刺性和非致痤疮性的、低敏、无刺激性的,并且能和痤疮病人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反应相匹配的(10) 。另外保湿剂常常和清洁剂防晒剂一起使用(11)。

上面提到保湿剂需要和痤疮治疗措施相匹配,痤疮皮肤的保湿也要分为几种情况来使用。第一种是未治疗的痤疮肌肤,又有油性、混合性、干性皮肤(占少数)之分。第二种是痤疮倾向性肌肤(痤疮治疗后皮疹消退,在采取维A酸类外用药物维持治疗者), 这时候多是中性或者干性肌肤。第三种是接受专业皮肤科医生正规治疗的痤疮皮肤,常伴有干燥、脱屑、紧绷、刺痛症状,基本是干性皮肤状态。

(一)、对于未治疗的痤疮皮肤的保湿护理:

1. 油性皮肤:

夏天建议使用保湿性化妆水/精华。

冬天保湿性化妆水/精华、无油的乳液(亲水性保湿剂如甘油、丙二醇、尿素、玻尿酸、亲油性保湿剂二甲基硅油或类似物)

2. 混合性皮肤: 夏天保湿水/精华

冬天保湿水/精华、无油性乳液

3. 干性皮肤: 夏天 保湿化妆水/精华、乳液

冬天:保湿化妆水/精华、无油性乳液或霜(不能改善皮肤干燥时使用含有保湿剂、润肤剂、封闭剂的霜剂)

护肤工作做的细致的可以分T区和U区分区护理

对于未经治疗的油性痘痘肌肤可以使用低浓度水杨酸、果酸居家产品。正在治疗油性痘痘肌肤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才能配合使用。长痘痘的干性肌肤建议不要使用含酒精、薄荷醇等刺激性物质,明矾、硫酸铝、硼酸等收敛剂,不要使用吸油、吸水的粉底、香粉等物质。

(二)、痤疮倾向性皮肤保湿护理:

痤疮倾向性皮肤是指经规范治疗后皮疹己经清除,外用维A酸类药物维持治疗的皮肤状态,这时候多为中性皮肤或者干性皮肤。护理上可以参考未经治疗的痤疮皮肤中干性皮肤护理。

(三)、痤疮规范化治疗的皮肤保湿护理

这时候因为外用或者口服维A酸类药物、外用过氧化苯甲酰,皮肤干燥、紧绷、脱屑,伴或不伴有刺痛。单用保湿的化妆水、精华甚至无油乳液都不一定能起到好的保湿、滋润皮肤的效果,通常需要加上含有动植物油脂的润肤剂、和或者含有矿物油等封闭剂的霜剂才能起到好的提高角质层含水量、降低经皮水份丢失量,补充皮脂从而达一保湿、滋润皮肤的效果,消除皮肤干燥、紧绷、脱屑、刺痛等症状。

对于接受痤疮规范化治疗的痤疮皮肤,开始4周以内未建立对外用药物(如维A酸类药物包括维A酸乳膏、阿达帕林凝胶、异维A酸凝胶,过氧化苯甲酰)或者口服药物(异维A酸)耐受性的皮肤,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刺痛、干燥、脱屑。刺激明显时会出现较明显红斑。对于这种类反应我把它按照程度不同大体分为轻、中、重三级,以便大家选择合适的保湿产品。

轻度:仅有轻微刺痛、轻微干燥、脱屑:

1.可以使用纯保湿的化妆水(雅莎尔保湿嫩颜水/无印良品化妆水清爽型)或者保雾(可丽金类人胶原蛋白喷雾、雅莎尔神经酰胺保湿喷雾)

2. 夏天加用保湿乳(雅莎尔的皮肤修护乳、cerave全天候保湿乳、倩碧黄油无油版等)

或者有动植物油脂的保湿乳:如协和标婷维E乳、薇诺娜极润保湿乳等,有油脂的滋润效果更好些。

冬天加含有动植物油脂的面霜(如雅莎尔水动力保湿修复霜滋润型、可丽金安护面霜、薇诺娜舒敏保湿特护霜、理肤泉安心霜。

中度:中等刺痛、干燥、脱屑:

1可以使用纯保湿的化妆水(雅莎尔的保湿嫩颜水/无印良品舒柔化妆水高保湿型)或者保湿喷雾(可丽金类人胶原蛋白喷雾、雅莎尔神经酰胺保湿喷雾)

2.加含有动植物油脂的面霜:如雅莎尔水动力保湿修复霜滋润型、可丽金安护面霜。如果不能缓解,可将第2步的面霜换为含有保湿剂、润肤剂和封闭剂(含矿物油和矿物脂)的霜剂,如可丽金安护特润霜、贝德玛赋妍烟酰胺修复霜(PP霜)等。

重度:明显刺痛、干燥、脱屑、明显红斑。考虑刺激过重,建议停用维A类外用药物和过氧化苯甲酰。使用雅莎尔保湿嫩颜水/神经酰胺保湿喷雾、无印良品舒柔化妆水高保湿型和含有保湿剂、润肤剂和封闭剂(含矿物油和矿物脂)的霜剂如可丽金特润面霜。停用后3-7天等刺激反应消退后外用药物从更低浓度、更低使用频率、更短停留时间开始,逐渐提高浓度、延长停留时间、增加使用频率,慢慢建立耐受性。

在4周以后对治疗药物引起的干燥、脱屑、刺痛耐受后可以换成亲水性保湿剂和非油性保湿乳或者面霜

要想降低维A酸类药物和班赛对皮肤的刺激,就要从低浓度、低使频率、短时间接触开始,逐渐建立耐性,这样才能把它们对皮肤的刺激降到最低。治疗痘痘维A酸类外用药物需要使用一年以上时间(治疗期半年,维持期半年以上),你急个啥。

一个由亚州21个国家皮肤科专家组认为为减少局部痤疮外用药物治疗后出现的干燥和刺痛效应,保湿剂应该用在局部外用药物之前(12)。关于这个问题之前写十种痤疮外用药物介绍和选择一文时也有引用文献证据。当然如果对这些维A酸、过氧化苯甲酰等药物耐受后最好药物先使用,保湿产品后使用。

需要强调的是痘痘外用药物后引起的皮肤干燥、脱屑时不要使用含有酒精、薄荷醇等刺激物质,也不要使用含有水杨酸、果酸等角质剥脱剂,以及明矾、硼酸、氯化铝等收敛剂,否则皮肤会更加干燥、刺激。

痤疮皮肤保湿重点归纳:痤疮性皮肤的保湿护理措施要与痤疮的治疗手段相匹配,未经治疗的痤疮皮肤和痤疮倾向性皮肤一般选用亲水性和非油性保湿剂(13)。

(四)一篇非常好的讲述痤疮保湿产品的文献分享,这是很难找到的文献哦(14)。

和大家分享一篇对于痤疮保湿剂讲述的非常好的文献。这篇文献分析了市面上52种保湿产品的成分。发现保湿剂具备三个特性:封闭、保湿、滋润效果。另外92%的痤疮保湿产品含有各种抗炎成分。超过半数保湿产品含有二甲基硅油和或甘油,芦荟和北美金缕梅在本研究中是常规的植物抗炎成分。

常用的痤疮保湿产品常有的三种成分:

1. 封闭剂:保湿产品中的封闭剂成分在皮肤表面和角质形成细胞间形成一层憎水性膜 ,机械性阻挡水分经表皮丢失。常用的封闭剂包括:凡士林、羊毛脂、矿物油、石蜡、角鲨烯、硅衍生物(二甲基硅油、环丙甲基硅油)。都是通常油腻的。硅油衍生物通常和凡士林联合一起使用,这使它们产生油腻感。硅油衍生物如果没有联合其它成分是不油的。

2. 保湿剂:它们可以使水分从表皮到真皮。如甘油、乳酸钠、乳酸铵、玻尿酸、山梨糖醇、尿素等。

3. 润肤剂:以微油脂滴的形式填充脱屑的鳞屑间隙而润滑皮肤。润肤剂包括一大系列的复合物,从酯类到长链醇,如异硬酸异丙酯,蓖麻油、丙二醇、硬脂酸辛酯以及二甲基硅油。有的保湿剂可以有超过一种特性,如二甲基硅油有封闭剂和滋润两种特性。这些保湿产品除了保湿、滋润、封闭特性外,92%具有抗炎特性。

二甲基硅油和甘油是所有保湿剂中最常用的成分。二甲基硅油通常用于无油的产品中,它减少经皮水份丢失,并且没有油腻感,具有润肤剂特性。因为没有致粉刺性和低致敏性,适合痤疮和敏感性皮肤患者。环甲基硅油和二甲基硅油相比是一种更厚的硅,和二甲基硅油有类似的特性。

oil-free这一词语通常暗示这个保湿产品中不包括矿物油或植物油。

作者发现凡士林、绵羊油(羊毛脂)、矿物油也时也加入到了这52种保湿产品当中。使用矿物油主要的担心是致粉刺性。但是有不同级别的矿物油,包括工业级别的和化妆品级别的。目前认为护肤品级别的矿物油是不致粉刺的(15)(16)。

甘油是增加角质层水合作用最有效的保湿剂,如果甘油浓度太高,皮肤上会有粘的感觉 。玻尿酸和吡咯烷酮羧钠都是保湿剂,可以减少粘性(17)。

需要注意的是单独使用一种保湿剂能增加经皮水份丢失,例 如单独使用甘油能增加经皮水份丢失达29%,因此一种保湿剂通常和一种封闭剂联合使用。

总结下这篇文献给我的启发:

1. 痤疮规范治疗后的干燥、脱屑需要使用含保湿、滋润、封闭剂的保湿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皮肤的保湿、滋润。而这样的产品中是有油性成分的,动植物油或者矿油。

2. 二甲基硅油同时具有滋润和封闭作用,比较适合痤疮和敏感性皮肤。

3. 不能单独使用一种保湿剂,需要联合封闭剂才能发挥好的保湿效果。

4. 目前认为护肤品级的矿油是不致粉刺的。

5. 对于痤疮药物治疗开始后明显的干燥、脱屑、刺痛的皮肤状态是需要含油脂的润肤剂和或封闭剂才能缓解的。如果长时间不缓解明显的干燥、脱屑、刺痛症状,将会导致患者停药,治疗前功尽弃。然而如果是轻度干燥、鳞屑少或者外用药物耐受后(通常4周左右,无明显干燥、鳞屑、刺痛)、痤疮倾向性皮肤时可以使用保湿化妆水和无油保湿乳(无动植物油脂和矿油的,主要成分是二甲基硅油或者类似物)。

有人担心使用含有比较油的动植物油脂、矿物油会不会“闷痘”。关于这个“闷痘”名词,我们皮肤科学里有个疾病叫“化妆品痤疮”,后面会有介绍。总结下上图这张表格是来源来国外一本由几位皮肤科专家(christos C. Zouboulis. Andreas D. Katsambas albert M. Kligman)写的痤疮专业书籍Pathogenesisand treatment of Acen and Rosacea。是一本非常好的皮肤科医生学习痤疮和玫瑰痤疮的专业书。其中一个章节是讲化妆品痤疮的。由于内容非常细致,此处不得不和大家分享下。以下是主要内容

上图列出的被认为可能致粉刺的传统可疑物质。这些物质多数都是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的,并且是用的纯原料物质做的检测,比一般护肤品中该物质的含量远远要高。看看这些物,你会发现它们当中的很多物质在我们皮肤的日常护理中常用到的。这些致粉刺物质清单包含了最有效的润肤剂(硬脂酸辛酯、异十六烷基硬脂酸盐)、洗涤剂(月桂基磺酸钠)、封闭保湿剂(矿物油、凡士林、芝麻油、可可油)以及乳化剂(18)。

但是在人类志愿者上背部做的包含它们这些成分产品的致粉刺试验,发现大多数产品没有致粉刺性。致粉刺性仅仅只能通过患者对角栓形成的敏感性来评价。有些人天天使用含有可可油作为面部保湿剂也不会导致粉刺形成,而其它人就有可能形成了粉刺。目前还没有完全理解为什么有人会更容易有粉刺形成(19)。

由于对致粉刺这一问题的争议,美国皮肤病协会达成了一个共识:如果动物模型显示没有致粉刺性,那么检测的物质在人体身上是不太可能致粉刺性的。受试部位组织活检发现一个毛囊角栓也不认为可能引起人类致粉刺性。两个或者三个毛囊角栓则需要合理的科学判断。护肤品需要重新配方或者在应用前需要在人类中充分检测(20)。

致粉刺性和致痤疮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致粉刺性物质引起黑头粉刺,然后致痤疮物质导致丘疹和脓疱。致粉刺是由于毛囊角栓,然后致痤疮性是由于毛囊刺激。

致粉刺性和成分的浓度有关,和个人的肤质有关(不是别人用了不会长粉刺,自己用了后一定不会长粉刺,此外油性皮肤的人用了不合适的产品比较容易长粉刺)。和产品加入的基质也有关。即使成分表中没有致粉刺物质就能保证用了没事。一些宣称无油的配方也有人会长粉刺。即使成分表中有常见的致粉刺物质也不一定用了就一定会长粉刺。

致痤疮性通常是因为外用的物质刺激了毛囊,发生了毛囊接触性刺激性皮炎(外用物质对毛囊的一种刺激反应)。通常在外用了致痤疮物质后48小时出现。只要停掉产品后用点抗炎药物很快就会好起来。不幸的是,列出致痤疮物质是没用的,因为这些成分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的浓度是重要的。在一个人中致痤疮发生的护肤品也不代表在别人身上也会致痤疮发生。

有趣的是在皮肤科医生临床实践中护肤品致痤疮的现象比致粉刺的现象更加常见。这就使得致痤疮性比致粉刺性更加重要。但是考虑到每天使用护肤品的人群基数而言,使用护肤品导致粉刺和痤疮形成的人还是少见的。

对于皮肤科医生而言很难去区别痤疮和痤疮样疹暴发。很多人使用护肤品后出现的暴发反应可能是痤疮样疹暴发而不是真正的痤疮。这个可以从病史上得到证实。使用护肤品后最常见的暴发时间是使用一个新的护肤品后48个小时,这对于毛囊破裂到出现炎症性丘疹和脓疱来说,时间是不充足的。使用护肤品后形成真正意义的痤疮需要连续局部使用致痤疮产品2-4周时间。

那么什么是患者使用护肤品后“暴发”的真正原因呢?作者推测使用护肤品后引起的毛囊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是导致护肤品使用后痤疮样“暴发”的主要原因。这种刺激反应表现为丘疹和脓疱,很难和痤疮区分。正是这个时间过程的不同充许我们做出正确的诊断。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可以在使用一个新产品后48小时出现,一但停用这个产品后很快消失。这个时间和真正痤疮形成所需要的2-4周是明显不同的。普遍存在于所有油包水乳剂中最常见的刺激性成分是乳化剂。这个通常是设计来使油在水中维持单相性能力的一种物质。我相信这是一些病人所报道的大量护肤品导致痤疮样发疹暴发的最常见的原因。

一但诊断为护肤品痤疮,势在必行的就是停用可疑护肤品,使用其它配方的护肤品替代。剩下的粉刺可以使用外用清除粉刺药物祛除,例如过氧化苯甲酰和水杨酸或者维A酸(21)。

最难判断的是这种粉刺的加重是因为护肤品相关的还是由于导致痤疮治疗失败的激素原因导致的。对于那些从来没有长过痤疮的妇女使用特定化妆品或护肤品后,护肤品痤疮是最容易诊断的(22)。

简言之,第一次面对一个痤疮患者时心里必须有护肤品痤疮这个名字。复发性痤疮患者应该考虑有没有护肤品痤疮可能。另外护肤品生产企业应该在产品上市前确保他们的配方在相关的模型中得到验证没有致粉刺性和致痤疮性。

有些植物油脂如10%茶树油有抗菌活性,甚至对于耐药金葡菌都有作用。还被发现对于痤疮的粉刺和炎症性损害的作用与5%过氧化苯甲酰相当,但副作用却比5%过氧化苯甲酰更低。另有研究表明在一项5%茶树精油和安慰剂对照研究中,发现5%茶树精油组痤疮损害明显减少,和安慰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3)(24)。

总结这几篇文章和书给我的启示:

1、 致粉刺试验在动物模型和人类志愿者背上取得的结论并不一定是该产品在人类面部真实的反应。

2、 致粉刺物质在日常使用的护肤品和化妆品中比较普遍,一种物质或者一个护肤品对一个人致粉刺,不代表对所有人致粉刺。对别人致痤疮,不代表自己也会致痤疮。有个体差异。

3、 致粉刺和致痤疮的护肤品在所有的护肤品使用中发生概率是很少见的。

4、 乳化剂是最常见的致粉刺物质,几乎出现在所有水包油的保湿类产品中。

参考文献

(1)Diane Thiboutot,MD, James Q, Del Rosso ,DO. Acne Vulgaris and the Epidermal Barrier.

Clinical and Aesthetic Dermatology Feb 2013(6):18-24

(2)Draelos ZD, Ertel KD, Berge CE. Tretinoin facilitating facial retinization through barrier

improvement. Cutis. 2006;78:275–281.

(3) Weber SU, Thiele JJ, Han N, et al. Topical tocotrienol supplementation inhibits lipid peroxidation but fails to mitigate increased 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 after benzoyl peroxide treatment of human skin. Free Radic Biol Med. 2003;34:170–176.

(4)Herane MI, Fuenzalida H, Zegpi E, et al. Specific gel-cream as adjuvant to oral isotretinoin improved hydration and prevented TEWL increase—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J Cosmet Dermatol. 2009;8(3):181–185.

(5)Stucker M, Hoffman M, Altmeyer P. Instrumental evaluation of retinoidinduceskin irritation. Skin Res Technol. 2002;8:133–140.

(6) Draelos ZD, Ertel KD, Berge CA. Facilitating facial retinization through barrier improvement. Cutis 2006;78:275‑81.

(7) Munehiro A, Murakami Y, Shirahige Y, Nakai K, Moriue T, Matsunaka H, et al. Combination effects of cosmetic moisturisers in the topical treatment of acne vulgaris. J Dermatolog Treat 2012;23:172‑6.

(8) Hayashi N, Kawashima M. Study of the usefulness of moisturizers on adherence of acne patients treated with adapalene. J Dermatol 2014;41:592‑7.

(9) Matsunaga K, Leow YH, Chan R, Kerrouche N, Paliargues F. Adjunctive usage of a non‑comedogenic moisturizer with adapalene gel 0.1% improves local tolerance: A randomized, investigator‑blinded, split‑f

(10) South‑East Asia study alliance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acne vulgaris in South‑East Asian patients. J Dermatol 2015;42:945‑53. Bikowski J. The use of therapeutic moisturizers in various dermatologic disorders. Cutis 2001;68 5 Suppl: 3‑11.

(11) Draelos ZD. The art and science of new advances in cosmeceuticals. Clin Plast Surg 2011;38:397‑407

(12)Goh CL, Noppakun N, Micali G, Azizan NZ, Boonchai W, Chan Y, et al. Meeting the challenges of acne treatment

in Asian Patients: A review of the role of dermocosmetics as adjunctive therapy. J Cutan Aesthet Surg 2016;9:85-92.

(13)Del Rosso JQ, Gold M, Rueda MJ, Brandt S, Winkelman WJ. Efficacy, safety, and subject satisfaction of a specified skin care regimen to cleanse, medicate, moisturize, and protect the skin of patients under treatment for acne vulgaris. J Clin Aesthet Dermatol 2015;8:22‑30.

(14)Chularojanamontri L, Tuchinda P, Kulthanan K, Pongparit K. Moisturizers for acne: What are their constituents? J Clin Aesthet Dermatol

2014;7:36‑44.

(15)Del Rosso JQ. Moisturizers: Function, formula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In: Draelos Z, Dover JS, Alam M, eds. Cosmeceuticals. 2nd ed. China: Saunders Elsevier; 2009: 97–102.

(16)Draelos ZD. Acne cosmeceutical myths. In: Draelos Z, Dover JS, Alam M, eds. Cosmeceuticals. 2nd ed. China: Saunders Elsevier; 2009: 179–181.

(17)Draelos ZD. Dry skin. In: Draelos Z, Dover JS, Alam M, eds. Cosmeceuticals. 2nd ed. China: Saunders Elsevier; 2009: 173–174.

(18)Fulton JE, Pay SR, Fulton JE. Comedogenicity of current therapeutic products, cosmetics, and ingredients in the rabbit ear. J Am Acad Dermatol. 1984;10:96–105.

(19)Fulton JE, Bradley S, Aqundez A, Black T. Noncomedogenic cosmetics. Cutis. 1976;17:344.

(20) Report of the 1988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Invitational Symposium on Comedogenicity. J Am Acad Dermatol. 1989;20:272–7

(21) Cunliffe WJ, Holland DB, Clark SM, Stables GI. Comedogenesis: some new aetiological, clinical, and therapeutic strategies. Br J Dermatol. 2000;142: 1084–91

(22) Kligman AM. Postadolescent acne in women. Cutis. 1991;48:75–7.

(23)Shemesh A, Mayo WL. Australian tea tree oil: a natural antiseptic and fungicidal agent. Aust J Pharm. 1991;72:802–3.

(24) Bassett IB, Pannowitz DL. Barnetson R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ea-tree oil versus benzoyl peroxide inthe treatment of acne. Med J Aust. 1990;153(8):455–8.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931766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