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昆虫界的不死之虫以超越“水熊”,在遭受到各种摧残后活了下来

美妆资讯
昆虫界的不死之虫以超越“水熊”,在遭受到各种摧残后活了下来
2023-08-05

不死之虫

谁才是生物界里真正的不死“小强”?日本一研究小组日前发现,这一称号可能要归于一种名为褐黄血蜱的跳蚤身上。

在真空管中被密集电子流照射30分钟后,它们仍能不死,而且被放出后又继续存活了两天之久。在此之前,水熊虫因为可以经受住真空和紫外线辐射而不死被誉为生命力最顽强的生物,但必须对它们进行脱水处理方可,而褐黄血蜱却无此要求。研究人员认为,褐黄血蜱的这一特性或可用于未来的火星或土卫六探索。

被饿死的蜂王

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的蜜蜂数量减少,这令科学家警觉和迷惑。两个研究小组新近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低浓度的常用杀虫剂能对蜂群造成严重影响。

其中由法国研究人员所做的实验结果显示,杀虫剂让蜜蜂的头脑变得不清晰,使它们较难找到回家的路。英国科学家的另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杀虫剂使大黄蜂不能给蜂群提供足够的食物来养育新蜂王。杀虫剂被植物吸收后,进入各个组织,包括蜜蜂采食的花蜜。花蜜中的烟碱类杀虫剂浓度不致命,但低浓度的烟碱类杀虫剂使蜜蜂更易生病。最近发表的实验结果显示,烟碱类杀虫剂使蜜蜂更容易感染寄生真菌。如果此项研究证实了这一发现,那么肯定不应使用这类杀虫剂,因为蜜蜂会吃到它们。

不完美的完美

食蚜蝇的外形与大黄蜂颇有几分相似之处,这被认为是躲过鸟儿袭击的一种自我保护之道。但在人类看来,它们的伪装又显得相当马虎,几乎一眼就能识破。生物学家此前给出的解释是,人眼与鸟眼所能看见的世界有很大差别,那些似是而非足以骗过鸟类。但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的研究小组给出了新的解答。研究人员发现,个头大的食蚜蝇伪装的技巧最高超,而体形较小的家蝇则水准低下。因为鸟儿通常更喜欢把大个头的飞蝇当成猎取对象,不必面对激烈生存竞争的小苍蝇们自然乐得偷懒,敷衍了事。

奇异的海绵

世界上的动物可谓是千姿百态,但浑身都是孔的大概也只有海绵了。许多动物,包括各种鸟类、鱼类都有一个支撑和保护自身的“架子”——身体里的骨骼。但你也许会感到惊奇,许多家里常用的海绵,却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海洋动物的骨骼。

海绵生活在海洋里,几乎世界上所有的海洋中都生活着海绵。海绵形状大小不一,大的有30多厘米厚,小的还不足3厘米。海绵不像其他动物那样四处活动,它只是静静地依附在海底的岩石上。海绵遍身都是小孔,孔内有无数鞭状肢在持续不停地上下翕动着,它把海水从小孔中抽进,再由身体上端的大孔排出,就这样,海水中的微小有机物在抽进排出的过程中被消化了。它的劳动强度也真够大的,每滤过一吨海水,体重才增加20克。

有趣的是,海绵虽是一种低级动物,但海洋中任何动物都不吃海绵,所以海洋中的许多弱小动物如小虾等,当遇到强敌时往往躲进海绵中“避难”。海绵成了这些弱小动物的“避难所”。

我们平常所熟知的海绵,柔软如棉,能吸收大量的水分,很有弹性。它是在海里被潜水员割下或被钓海绵的渔民用钩子钓起,然后洗净晒干变成的一副“骨骼”。你可别小瞧它,这些所谓“骨骼”的海绵可是人们常用来擦洗器具、包装物品和制作沙发家具的好材料呢。

更令人振奋的是,近年来科学家们在众多的海绵种类中发现了许多前所未知的核苷,其中阿糖胞苷已正式作为抗癌药物应用于临床治疗。日本科学家还在海绵中分离出了抗霉菌的有效成分和一种新型的高效消炎的化合物。

鱼类用进化对抗癌

最早的两栖类动物是由鱼类进化而来。最近,美国纽约大学和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海洋学研究所的两组研究人员,在观察鱼类如何面对环境恶化,尤其是在对抗多氯联苯(PCBs)的污染时,发现因为环境的变化,鱼类还在继续进化。

他们研究鱼类超强的抗污染能力,希望帮助人类对抗环境污染问题。他们分别研究了纽约州北部哈德逊河里一种大西洋小鳕鱼和生活在马萨诸塞州新贝德福德港口的一种鳉鱼,这两个地方都备受多氯联苯污染。这两种鱼是目前他们发现的最能够容忍多氯联苯污染的鱼种。

多氯联苯属于致癌物质,容易累积在脂肪组织,造成脑部、皮肤及内脏的疾病,并影响神经、生殖及免疫系统。这些化学物质在20世纪中被广泛用于制造电气绝缘、冷却剂、密封剂和增塑剂等化工物质。而这些制造工厂往往会直接将这种有毒废弃物倾倒进江河湖泊。它们破坏动物的免疫系统,导致它们体内激素失调,生长肿瘤。

沃金博士和哈恩博士发现,某些鱼正在这个环境被污染过程中自然进化。

比如小鳕鱼在短短几十年内就进化出抗药性,它可以将毒素保存在脂肪中,而不会对自身造成损害;鳉鱼体内也出现一种不寻常的转录分子,能对抗环境的污染。发生变异后的鱼,体内的变体基因抵抗污染物的联结能力,竟达到未变异前的5倍之多。

这些鱼体内的变化与某些昆虫对杀虫剂产生一定抵抗力,或者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现象类似。

这两种鱼的这一特性,让人联想起英国的一种胡椒蛾。它也是在面对日益增长的工业污染时有所进化,它翅膀上的黑色,正是为了适应被煤烟覆盖的树干而形成的保护色。

全球变暖的受益者

关闭 广告 蓝蜥蜴防晒霜-人气美妆,品牌直销,专柜正品,天猫购放心! 查看详情

生物学家很早就知道,孵化时的温度可以影响蜥蜴的个头、爬行速度和性别。但悉尼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智力或许也是一项可变因素。研究者指出,从1997年到2006年,生活在澳大利亚东南部的一种小型食虫蜥蜴的巢穴温度上升了1.5℃。为了考察温度变化对蜥蜴幼崽的影响,研究人员将一部分蜥蜴卵放在22℃的环境中孵化,另一部分置于16℃的环境中。结果显示,那些在较热环境中孵化的小蜥蜴的认知能力显著高于在凉爽环境中孵化的蜥蜴,它们更善于从失败中学习,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也更强。

大眼的优势

所谓眼似铜铃,用来形容巨乌贼的眼睛再贴切不过。生活在南极附近海域的巨乌贼是目前已知个头最大的无脊椎动物,它的眼睛直径可达27厘米,绝对是动物世界里的大眼王。这么大的眼睛是干什么用的呢?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小组日前发现,只有借助如此巨眼,巨乌贼才可能在海平面以下600米的一片漆黑水域中发现其唯一天敌抹香鲸的踪迹。虽然不像抹香鲸那样可以借助回声定位系统锁定目标,但一双大眼让巨乌贼在120米外就能察觉抹香鲸的逼近,从而争取充分的逃跑时间。

霸王龙的千钧力

在对英国曼彻斯特博物馆里展出的霸王龙头骨化石进行扫描并计算机建模后,利物浦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位生物学家推算出,一只成年霸王龙的后牙可以瞬时爆发出3.564万到5.7158万牛顿的咬力。想知道被如此大力咬上一口是什么感觉?不妨想象一下被一头大象坐在身上。研究者指出,霸王龙的咬力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变强,虽然此前预测显示,小霸王龙或许只能靠食腐为生,但一旦成年,便具备了咬断其他大型恐龙脖颈的威力。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887791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