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清代戏曲的舞台特征

美妆资讯
清代戏曲的舞台特征

清代戏曲是中国戏曲史上重要的转型时期,与前两个繁盛时期一枝独秀的状态不同,清代戏曲可谓是百花齐放。无论是清初惨无人道的文字狱,或是中期盛世的繁荣昌盛,还是清末割地赔款的丧权辱国,都没有阻止清代戏曲的发展。上至皇宫贵族、朝中大臣,下至八旗子弟、平民百姓,都沉湖于笙歌曼舞不能自拔。同时,清代是戏曲发展史上的分水岭。如果把清代以前的戏曲统称为古代戏曲,民国至当代的戏曲称为现当代戏曲的话,清代则是连接这两个时期的桥架,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之前,我们曾经提到明代初年,南戏分化为诸多声腔,最有影响力的当属四大声腔: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和昆山腔。魏良辅改革昆山腔后,其它地方声腔纷纷败下阵来,昆曲独霸曲坛。清代初年,昆山腔受上层统治阶级的偏爱,仍雄踞其它声腔之上。但是,在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其它声腔并没有消失,反而产生出更多其它声腔。除昆腔外,弦索腔、梆子腔和高腔也颇有影响,被并成为清初四大声腔。

弦索腔主要是在明、清各地俗曲、小令的基础上形成,流行于河北、河南、山东一带,它并没有像昆腔、高腔、秦腔一样成为大剧种,而是衍生为由北方民间各地土生土长的小剧种。弦索腔多用弦索乐器伴奏如三弦、琵琶、筝等。

梆子腔产生于秦陇一带,又称西秦腔。之所以叫梆子腔,跟它的乐器有很大关系,所谓“以其节木若柝形者节歌也”。通俗点说,就是用木梆代替拍板击拍。木梆硬脆响亮,与黄土髙坡的地理环境极为相合。秦腔一经产生,即刻在各地流传,康熙年间,秦腔的足迹走遍大江南北。南至四川、广西、广东,北到山西、河南、山东、河北。梆子腔流布极广,一直延续到现在,山西各路梆子、河南梆子、河北梆子、山东梆子都受西秦腔的影响而产生。

高腔是由明代的诸多南曲声腔变体综合而成,在这些声腔中,弋阳腔是最强大的一支。高腔的命名,是与昆腔相区分。昆腔温婉细腻,高腔则高亢直劲。弋阳腔在北京的一支,吸收了昆腔的成分,既有气势,又不失风雅,被人称为“京腔”。

弦索腔、梆子腔和高腔的产生,带动了许多地方戏剧种的出现,昆曲虽是“皇亲国戚”,但也挡不住波涛汹涌的民意,“万千宠爱集一身”的辉煌已成往昔。地方声腔和昆腔抢饭碗的战争热热闹闹地打响了,一个是百姓追捧的“花部”,一个是士大夫热衷的“雅部”,喧天锣鼓密密麻麻地开敲了。

这边和京腔的战役刚刚结束,秦腔又悄悄席卷京城,这股秦腔风刮得实在是猛,逼得政府亲自下封杀令才算止住。

乾隆五十五年,皇帝爷儿八十大寿,各级官员铆足了劲儿要讨得乾隆皇帝的欢心。浙江盐务为了哄万岁爷开心,派遣扬州戏班三庆班进京贺寿。当时有那么多戏班,为什么偏偏选中三庆班呢?原来,三庆班最早是唱二黄调的安庆徽班,后到扬州演戏,逐渐又吸收了秦腔、京腔的成分。此时的京城,早已不是昆腔的天下,秦腔、京腔和二黄腔成为新的风尚。浙江官员选择三庆班,确实是煞费苦心!三庆班就这样吹吹打打地来到京城,强大的阵容和出色的演技一下子征服了京城观众。这样一来,不但自己站稳了脚,还引来了四喜、启秀、春台、和春等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尤其出名,被称为“四大徽班”。

道光年间,汉剧进京,徽剧汉剧合流,终于在鸦片战争前后形成京剧。至此,花雅之争的战役才算结束,昆曲完败,地方戏蓬勃发展,开始了戏曲史上一个新的时代。

清代戏曲的舞台特征

1.音乐体制

我们都知道,中国戏曲音乐的两大结构体系是曲牌联套体和板式变化体。曲牌联套体即我们前面所说的所有戏曲样式,元杂剧、南戏、昆曲、弋阳腔等都属于此类。我们现代戏曲中昆腔和高腔多是曲牌联套体。板式变化体是以上、下句为基础,在固定的曲调下,通过变奏中突出节拍、节奏变化的作用,传递各种不同的情感,梆子腔和皮黄腔多采用板式变化体。

板式变化体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它灵活、多变,容易掌握。板式变化体的唱词多是七字句或十字句,韵脚相对宽松,比长短句、韵脚不一的曲牌联套体要好写得多。同时,板式变化体方便戏班艺人学习,一般而言,戏班艺人文化程度并不太高,特别是明代中后期地方戏兴起后,民间草台班也随之兴起,文人雅士的文字游戏他们并不感兴趣,他们想要的是尽快掌握音乐,方便上台演出,新的音乐形式满足了他们最快学戏的需求。

这种新的音乐体制出现,改变了中国戏曲以剧本为中心的演出形态。在元杂剧和明清传奇阶段,剧本是戏曲最核心的因素,演员的表演要根据剧情的需要来设计。板式变化体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演员成为戏剧的灵魂,中国戏曲从文本向舞台有了极大的飞跃。

2.角色行当

清代戏曲表演行当分工明细,昆、弋等声腔通行“江湖十二角包”。根据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记载,角色如下:梨园以副末开场,为领班。副末以下老生、正生、老外、大面、二面、三面七人,谓之男角色,老旦、正旦、小旦、贴旦四人,谓之女角色。打诨一人,谓之杂。此江湖十二角色。

由于受花部影响,清代戏曲不再仅仅局限于才子佳人,历史剧大量出现。以生、旦为主的角色体制已经不能满足演出需要,大面、二面、老生、老外等角色日益突出。

清末,皮黄腔兴起,产生了完备的、分工明细的戏曲角色行当体制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生、旦、净、丑。这个留到京剧部分细说。

3.服装、化妆

清代是戏曲艺术由剧本中心制向演员中心制转变的时期,表演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服装、化妆等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清代末年,化妆艺术逐渐成熟,特别是净角的脸谱。经历了元、明两代的不断尝试,一些著名的人物脸谱颜色基本固定下来,如红脸的关羽、黑脸的包公、白脸的曹操等,各个地方剧种在脸谱的绘制上有各自的风格特点。

戏曲行有句老话,“宁穿破,不穿锴”,这个规矩的确立也是在清朝。清代有专门掌管宫廷戏曲演出活动的机构升平署,由于经常在皇帝面前演出,因此对服装的要求十分严格,不允许出现一点差池。于是,宫廷画师按照实际舞台演出,把戏中每个角色的正规扮相画下来。后来,这些扮相相谱传到民间,成为范式,戏曲服装由此固定下来。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773949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