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幻术:一道难以破解的千年谜题

美妆资讯
幻术:一道难以破解的千年谜题
2023-08-05

热播剧《唐朝诡事录》最近一段时间引发了讨论的热度,尤其是最后几集中出现的“幻术”,让人目摇神移。其实,但凡表现唐人生活的,幻术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电影《妖猫传》里的“街头种瓜”、宫廷“极乐之宴”,《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中的千眼怪,都将幻术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唐的幻术真有这么神奇吗?《唐朝诡事录》和《妖猫传》都涉及到李隆基,李隆基真的喜欢幻术吗?

鱼龙曼延的表演场景 四川竹瓦铺出土东汉石画像

中西幻术争奇斗艳

在《唐朝诡事录》中,各国幻术大师各展其能,人可瞬息变为猛虎,还可呼风唤雨、召唤神龙。这些幻术,在古代的文字中都有记载,并非编剧向壁虚构。

剧中,有异域幻术大师表演绳技,空手甩出一条绳梯,攀爬而上,从月宫拿礼物送给睿宗。这其实是中国传统的幻术——嘉兴绳技。

这项幻术最早出现于唐代。《太平广记》中有记载,明人王世贞所编的《艳异编》记载得更为详细:

唐开元年间,玄宗下令让各州县兴办大型宴乐活动,嘉兴县令急忙准备比赛节目。监狱官参赛的心情特别急切。一囚犯说:他懂得绳技。他说他只消一根粗细如指的绳索,五十尺左右,抛向空中,他就可在上面“腾踯反复,无所不为矣”。表演时,那人将绳索一头掷向空中,直直的,就象空中有人牵着一样,抛到20余丈后,已看不见绳端了。此人随绳运手,缘绳而上,其势如鸟,望空而去,竟借机走脱。

在南唐《中朝故事》中,也记载了一段“爬绳隐遁”的幻术:

有幻术者,不知其姓名,于坊曲为戏……(演毕)乃收拾戏具,并小儿入布囊中,结于背上。一面吐气一道如匹练,上冲空中,忽引手攀缘而上,丈余而没,遂失所在。

这两段记载是迄今发现的绳技的最早记录。无论从哪方面讲,它都是一场神奇而别致的幻术表演。在影片《剑雨》中,“彩戏师”也习得这项幻术,并将其运用得出神入化。

从文字记录看,这项幻术应是中土原产,剧中却由异域人士来表演,似乎也可说明世界各国幻术的交流与融合。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汉朝是中西文化交汇的重要时期,许多来自异域的艺术形式纷纷传入中国,融入中华文化,幻术也顺着中外交流的通道传入进来。

敦煌壁画 偷桃幻术图

幻术的节目内容一直都有两个来源,一是西域幻术的传入,二是本土方术的大兴。《后汉书·陈禅传》记载说:“永宁元年,西南夷掸国王诣阙献乐及幻人,能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明年元会,作之于庭,安帝及群臣共观,大奇之。”

《搜神记》记载:晋永嘉中,有天竺胡人来渡江南,其人有数术。能断舌复续、吐火,所在人士聚观。

到了唐代,中外交流更为频繁,印度等地的流浪艺人纷纷走进大唐,以表演幻术求取生存。

至于本土原产幻术,历代史书上的记录,诸如变形易貌、分形隐身、坐在立亡、坐致行厨、兴云作雾、呼风唤雨等等,屡见不鲜。壶公令费长房入其壶中,内有亭台楼阁左右侍者;左慈能坐致松江鲈鱼,化身为羊;解奴辜、张貂者皆能隐身,出入不由门户;樊英兴云吐雾须臾大雨,这些幻术无不让人瞠目结舌。

宫廷市陌活跃着幻术的身影。长安街上,“奇幻倏忽,易貌分形。吞刀吐火,云雾杳冥。画地成川,流渭通径”。那真是一个幻术大流行的时代。

唐代饮刀子舞和吐火表演

李隆基酷爱幻术

在《唐朝诡事录》中,幻术大会由睿宗发起,他试图借机铲除异己力量。这样的设置自然是编剧的神来之笔,突出了事件的诡谲。

与前任皇帝高宗不同,睿宗李旦喜欢看幻术。史料记载,睿宗时,有印度人献乐,舞人以足舞于极锋利的刀刃之上。以刀刃放于背下,“吹筚篥者立其腹上,终曲而亦无伤”。

这类似杂耍的幻术是高宗不能忍的。高宗李治一向性格庸弱,他既想观赏幻术,又怕其中的惊险动作。显庆元年(656年),高宗在安福门楼宴饮,有“胡人欲持刀自刺以为幻戏”,高宗惊惧气愤之下,下令禁止胡人此类表演:

如闻在外有婆罗门胡等,每于戏处,乃将剑刺肚,以刀割舌,幻惑百姓,极非道理。宜并发遣还蕃,勿令久住。仍约束边州,若更有此色,并不须遣入朝。

血腥悚目,这是西域幻术迥异于本土幻术的特色,他们常制造血腥刺激的酷刑式情景来制造轰动效果。但高宗承受不了。他也是唐代皇帝中唯一一位禁止幻术的。

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西方有五位婆罗门到长安,他们都擅长幻术,唐太宗李世民让他们表演了断舌、抽肠、走绳、续断等精彩幻术节目。这几个节目既血腥又惊险,但李世民性格刚毅机警,完全承受得了。性格刚强的武则天也很喜欢这类极富刺激的节目。剧中,说幻术大师沙斯曾为武则天表演,在现实中,的确有不少幻术大师为武则天表演过节目。

唐睿宗做过两次皇帝,最后一次只做了两年便传位李隆基。李隆基对幻术的嗜爱,在唐代历任帝王中都是空前绝后的。但凡学过《长恨歌》的,都知道这一句“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写得正是他用方士召唤杨贵妃一见的故事。方士所用的其实也是幻术。

在《太平广记》中,有一条唐明皇幻游月宫的故事:

开元中,一个中秋的夜晚,玄宗于宫中玩月。罗公远问:“陛下莫要至月中看否?”乃取拄杖,向空掷之,化为大桥,其色如银。请玄宗同登,约行数十里,只见精光夺目,寒色侵人,遂至大城阙,罗公远说:“此月宫也。”见仙女数百,皆素练霓衣,舞于广庭。玄宗默记仙女们优美的舞曲,这就是后世闻名的《霓裳羽衣曲》。

这常被视作为不着边际的故事,怎么会到月宫呢?然而在学者的眼中,这就是一条有关幻术的史料。

在电视剧中,还出现召唤神龙、变出鲤鱼的情景。这或许是受到“鱼龙曼延”的启发。

“鱼龙曼延”这个幻术自汉代就有,在唐代已属于传统戏法,几乎可以算是宫廷保留节目。表演时,“须臾跳跃,激水满衙,奄矍龟鳌,水人虫鱼,遍覆于地。又有大鲸鱼,喷雾豁日,倏忽化成黄龙,长七八丈,耸踊而出,名曰‘黄龙变’。”这就是“鱼龙曼延”的盛大场景,正史中都有记载。

李隆基也很是喜欢,“一日赐大酺于勤政楼,观者数千万众,喧哗聚语,莫得闻鱼龙百戏之音,上怒欲罢宴”。因观众较多,聚语喧哗,妨碍了他观看鱼龙百戏,大发脾气。

李隆基之后,除了战乱原因,无法满足表演需求外,幻术杂技节目在宫廷一直流行,甚至出现在了国家祭祀大典这样的庄重场合。

唐代卧剑上舞(左为西藏桑鸢寺大回廊壁画)

外交场合的幻术

唐代,幻术满足了人们的娱乐需求。市井巷陌,活跃着一群群玩弄幻术的流浪艺人。他们靠着幻术娱乐大众,赚取衣食。

影片《妖猫传》打造了方士在集市上须臾间种瓜结瓜的奇幻场面。“种瓜”是本土原产的一种有趣的幻术,但也有人以此骗财。明人编选的《文章辨体汇选》中记录了一个案例:

钱客毎以种瓜为业,遂被伶人洪崖盗食,其瓜并尽,为客所擒。遂作术化出满田是瓜,客乃放之,去后了复无瓜,客诣县告崖是妖贼。

幻术还被用在外交场合。因为它不受语言限制,中外咸宜。

汉武帝为招待外国使节,在上林苑举办百戏盛会,中外幻术家上演了“鱼龙曼延、吞刀吐火、画地成川、自缚自解”一系列幻术,这是有文字记录以来第一次将幻术用于国事活动。

隋朝为展示自己大一统的天朝威势,常将幻术百戏作为夸示的手段,在外国使节面前表演,“幻人吐火、神鳌负山、鱼龙曼延”等都是幻术重头戏。

而在唐代,皇帝都会在每年元日的大朝会上表演大型幻术,此时外夷来朝,一同欣赏这奇幻场景,这被认为是“内抚诸夏,外接百蛮”,具有强烈的政治意涵。

李隆基在位多年,每每在勤政楼设酺会,观演人员也多“诸蕃酋长”。在《妖猫传》中,便有日本使节阿部仲麻吕的出现。李隆基喜欢大型幻术《圣寿乐》,这也可被列入舞蹈项目。表演时,舞者百余人,头戴金帽,着五色彩,按“圣超千古,道泰百王,皇帝万年,宝祚弥昌”16字列阵变化,要变化16次。这16次阵型变化期间,还要变化几次衣服的颜色,每一次变化都要在极短时间内完成。

贞观二十一年,诸夷大部归附唐朝,李世民设宴饯行。他让人在殿前立了个高台,上面摆着一个银瓶,里面装满酒。又拿大银盆一只,可纳百斛,倾瓶注于盆中,铁勒数千人饮用,却连一半都没饮完。大为惊骇,私下都说:如果唐天子赐我们这个银瓶,我们拿到部落中使用,那该多好。其实,银瓶底部自有管子通往它处,不停地瓶中注酒,造成了用之不竭的假象。这个幻术表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幻术,是方士、术士故弄玄虚,用来迷惑人的手段,它虚而不实,假而似真。就像剧中人物所说,即便幻化成多么大的老虎,它都是假的,也不会真的吃人。在流浪艺人手里,幻术是娱乐大众的谋生手段,在文人笔下,幻术是摇曳变幻的叙事艺术,在政治家手中,它也可成为展示国力、震慑外邦的方式。它手法隐秘,旁人无法窥探,是一道很难去破解开的谜题,而这,也正是幻术流行数千年而不衰的魅力。

【本文图片均来自《图说中国古代百戏杂技》(崔乐泉编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719884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