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薇诺娜面霜“发臭致敏”引发退货潮,贝泰妮遭遇信任危机

美妆资讯
薇诺娜面霜“发臭致敏”引发退货潮,贝泰妮遭遇信任危机
2023-08-04

文:《拾盐士》出品

近年来,“药妆”概念风靡化妆品市场。越来越多号称“药妆”“医学护肤品”的品牌横空出世,标榜成分安全、温和、无添加,也让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为其买单。但是,这些所谓的“药妆”护肤品就一定安全吗?

《拾盐士》注意到,今年“双十一”热度还未完全消散,部分购物平台就掀起“薇诺娜面霜退货潮”。据多名消费者反映,其双十一期间购买的薇诺娜“高保湿修护面霜”闻起来气味发臭、使用后刺痛过敏,引发广泛关注。

而这次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主角薇诺娜,就是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旗下专注敏感肌护肤的知名品牌。

作为贝泰妮旗下拳头品牌,薇诺娜护肤品深受消费者喜爱。Euromonitor数据显示,“薇诺娜”以23.4%的市场份额位居2014-2019年中国皮肤学级护肤品市场的第一位,超过了包括雅漾、理肤泉、贝德玛、薇姿等知名功效性化妆品品牌。

但是,就是这样一家号称“药妆”的品牌,本该在生产流程把控上相当严格,但实际上旗下产品却是代工生产;而一直宣称主打敏感肌修护的护肤品,其中成分也备受质疑。

薇诺娜遭集体投诉

面霜发臭、冻干面膜刺激皮肤

11月下旬,消费者王女士(化名)投诉称,其在双十一期间购买的“薇诺娜高保湿修护面霜”在开盖时闻到一股腥臭味,用了之后皮肤泛红刺痛,随后又出现灼烧感。王女士表示,此前使用小样从未出现过类似情况,而且产品宣传中也主打安全修复,为何用起来反而会伤害皮肤?这让她感到十分疑惑,并表示以后不会再购买这个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与王女士类似情况的消费者并非个例。黑猫投诉平台上,已有多名消费者就“薇诺娜高保湿面霜有恶臭”等问题发起集体投诉,投诉量为128条。但据王女士反映,反馈产品有问题的消费者实际上已有上千人,遇到的问题均为“客服称产品没问题,小样使用后没问题,但正装使其严重过敏”。

国家药监局官网备案信息显示,薇诺娜高保湿修护面霜共有两处生产地,一处为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地址为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科医路53号。另一处则为上海嘉亨日化,企业地址为上海市松江区佘山镇陶干路1069号。

从多名消费者提供的产品图片来看,被投诉的面霜正装批号普遍以“A101”开头,批号结尾则是“S”。根据国家非特殊品用途化妆品备案服务平台信息可知,批号末尾以“S”结尾的产品为上海嘉亨日用化学品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嘉亨日化”)受托生产。

产品质量问题发生后,贝泰妮相关负责人公开回应媒体称,这款产品包含较多天然活性成分,如马齿苋、酸浆萼提取物等,部分活性物原料批次味道可能存在一定差异。目前,公司正在联合相关检测机构加速进行配方原料相关成分的气味排查及对比检测,同时对这次因产品气味影响给部分消费者带来的不愉快体验深刻致歉。

不过,有护肤品研发人士表示,想要查清臭味来源一般要先测PH值,如果PH变化说明产品使用的甜菜碱可能有问题,然后再做微生物,因为有时候染菌也会产生臭味。另外,面霜成分中的青刺果油比较容易氧化,氧化酸败后容易产生明显味道,还有几个成分对温度比较敏感,加工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好也会逐渐散发出臭味。不过说到底,也是产品品控出现了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该品牌让消费者出现不适反应的并非单一产品,旗下另一款热销产品也在同一时期内受到了消费者“质疑”。

有消费者提出,她在李佳琦直播间购买的薇诺娜舒缓修护冻干面膜,与直播室所用的展示品不同,与在薇诺娜旗舰店购买的同款面膜包装也不一样,而且在使用面膜后面部出现过敏、泛红发痒等情况,怀疑买到了假货。

为此,该消费者联系薇诺娜客服,但对方表示退货退款需提供“申请人与产品的合照”、“二甲以上医院斑贴试验/辣椒素试验报告及医生最终诊断证明(需有医生签名和医院盖章)”、“医药费清单(具体到每个药品的名称和费用)”和“收费发票”等有效凭证,并且只有在收到、核实凭证及产品后,才有专项团队联系。

针对“舒缓修护冻干面膜”出现的问题,薇诺娜亦发布公告表示,舒缓修护冻干面膜正陆续进行包装标签更新,更新范围仅限于中英文对照、成分更名等,不涉及产品功效及配方成分的变更,两款包装标签均已在化妆品备案登记平台完成备案,且备案均真实有效。此次大促正处于新旧包装更换期间,企业采用两款包装随机发货,均为官方正品。

目前,《拾盐士》于薇诺娜天猫旗舰店查询发现,上述高保湿修护面霜已经下架,而舒缓修护动感面膜仍然在售。

中国不存在合法“药妆”

薇诺娜面霜安全性遭质疑

公开资料显示,贝泰妮集团董事长、薇诺娜创始人郭振宇曾在2003年初出任滇虹药业董事长兼总裁。滇虹药业曾是云南省第二大规模的药企,“康王”“复方酮康唑软膏”等知名产品均出自滇红药业。

2014年,滇虹药业被拜耳集团收购,薇诺娜就是在这段时间内滇虹药业孵化的多个子项目之一。此前曾财务亏损的薇诺娜被滇虹药业剥离,商标、专利等所有权被转让予贝泰妮,脱胎于医药企业的薇诺娜,被贝泰妮打造为功效型护肤领域的“王牌”。  

但事实上,虽然近年来“药妆”风靡市场,但“药妆”却未得到我国法律的认可,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2019年初,国家药监局发布《化妆品监督管理常见问题解答(一)》,其中明确指出,中国不存在“药妆品”概念,且宣传“药妆”“医学护肤品”等“药妆品”概念均属于违法行为。

这也给薇诺娜等此前主打药妆概念的品牌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不过,《拾盐士》注意到,薇诺娜相关宣传稿件中依然不避讳“药妆”概念露出。

截图自百度搜索

不过,虽然薇诺娜主打敏感肌护肤,但微博、小红书等平台上充斥着多条“用后过敏”“皮肤发红发痒”等消费者反馈,也有部分消费者对这个品牌的成分安全性产生质疑。

以“薇诺娜高保湿修护面霜”为例,成分中添加了1,2-戊二醇、对羟基苯乙酮等成分。其中,1,2-戊二醇是一种多元醇,目前未被列入防腐剂,而被定义为保湿剂、渗透助剂,通常添加量5%左右就会具有明确的防腐效果。公开资料显示,该成分对眼睛会有轻微的刺激。

而对羟基苯乙酮是植物中天然存在的抗氧化成分,是新型的防腐剂替代产品,它和己二醇、丙二醇之类的复配,能够代替传统防腐剂。

薇诺娜高保湿修护面霜成分表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对羟基苯乙酮”和“1,2 己二醇”并没有在国家规定的51种防腐剂名单里,属于不太容易被关注到的“隐形”防腐剂。

有研究结果显示,即使是微量防腐剂成分,在日积月累使用下,也会令皮肤逐渐变得脆弱,加速细胞老化。

因此,所谓的“不含任何香精和防腐剂”实际上是个伪命题,对于皮肤屏障本来就比较脆弱的部分消费者而言,用起来有过敏、刺激的反应也不难理解了。

代工模式之殇:品控问题难解

公开资料显示,贝泰妮于2021年赴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被称为“功效性护肤第一股”,而薇诺娜则为贝泰妮立下了汗马功劳。

薇诺娜对于贝泰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半年报中,贝泰妮称“薇诺娜”是公司最重要的产品品牌,而且公司基于该品牌的影响力,不断衍生出针对不同需求、不同年龄段的其他品牌,但“薇诺娜”仍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超过98%。

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贝泰妮营收约为20.50亿元,同比增长45.19%;净利润约为3.95亿元,同比增长49.06%。若以营收占比98%计算,那上半年薇诺娜带来的销售收入约为19.52亿元。

然而,就在贝泰妮欣喜宣布“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到了28.95亿元,同比增长37.05%;净利润5.17亿元,同比增长45.62%”的时候,薇诺娜却迎来了这次的“退货危机”,品牌美誉度严重受损。

事实上,薇诺娜王牌产品集中遭到消费者投诉,或与其采用的“代工模式”密不可分。

根据贝泰妮官方数据,2020年上半年,集团委托加工、OEM生产模式下的主要供应商中,上海西西艾尔启东日用化学品有限公司、上海嘉亨日用化学品有限公司、韵斐诗化妆品(上海)有限公司的采购金额合计占委托加工及OEM 生产模式总采购金额的比例为82.59%,同期委托加工产量占生产总量比例为73.93%。

财报显示,2021年贝泰妮自主生产和委托加工的成本分别为1.89亿元和6.11亿元,占营业成本的比重分别为19.58%和63.28%。

2022年上半年,其委托加工模式销售成本分别约占营业成本的50.23%,远高于自建工厂的23.53%。而上半年贝泰妮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7.04%至4.735亿元,经计算可知,贝泰妮加工模式销售成本约为2.38亿元,相当于同期公司净利润的60.25%。

其实,化妆品品牌运用代工模式生产也非常常见,随着化妆品消费市场需求日益增长,有着技术成熟、产能高等优势的化妆品OEM代加工市场,在行业中占据特殊地位。

有业内观点分析,很多想要试水化妆品产业的资本,通常都不会贸然投入大量资金建立自产基地。因此,他们会选择和生产实力比较强的化妆品OEM代加工企业进行合作,以求降低生产成本。

但是,代工模式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品控不及自家工厂好把握,很容易出现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以全球最大化妆品代工企业科丝美诗为例,早在2017年,科丝美诗总销售额就达到71.1亿元,其中中国区销售额为21.7亿元。

科丝美诗为很多知名品牌代工,其海外客户包括迪奥、BOBBI BROWN、香奈儿、兰蔻、圣罗兰、欧莱雅等品牌;中国客户包括花西子、屈臣氏、完美日记、稚优泉、三草两木、植物医生等知名品牌。

即便是实力如此雄厚的化妆品代工大厂,科丝美诗生产的产品也曾出现不合格问题。据2020年国家药监局披露的4家化妆品企业检查结果显示,科丝美诗(中国)旗下控股子公司科丝美诗(广州)化妆品有限公司未按要求对防晒剂含量进行检测、生产管理方面未按生产工艺进行配制等问题,不符合《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的有关规定,被责令限期整改。

面对OME代工模式产品质量的波动、贴牌产品的流向以及产品销量等难以解决的“痛点”,贝泰妮曾在2021年财报中坦言道,虽然委托加工是化妆品行业生产模式的常态,公司对委托加工厂商的开发、审核、质量控制等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但若委托加工厂商出现主要设备无法正常运作、人员紧缺、生产质量控制不达标等情况,公司仍将面临供货不足、货品质量瑕疵等问题,进而影响公司正常经营。

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看来,主要依赖代工模式的化妆品公司,在经营上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的风险,但是代工模式并不是问题的根源,关键是要看企业在品控把关层面是否做到够严格。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548462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