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洗洁精是“害人精”,清水冲不干净,是真的吗?实验告诉你真相

美妆资讯
洗洁精是“害人精”,清水冲不干净,是真的吗?实验告诉你真相
2023-08-05

周女士最近脸色不太好,眉头总是皱在一起,朋友问她咋回事,周女士说农村婆婆来城里打算住一段时间,本来是一件挺高兴的事,可是住了两三天她就发现自己和婆婆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差异。就拿刷碗这件寻常小事来说,她喜欢用洗洁精刷,觉得这样才能刷得干净,而婆婆不喜欢用,她说洗洁精是“害人精”,清水都冲不干净,残留物还会致癌,说什么都不肯用。

“每次她刷完的碗都是油乎乎的,为了不伤她心,我只能夜里偷偷起来再刷一遍,昨天晚上她起夜不小心看到了,说我嫌弃她,吵着闹着要回老家,害我和老公吵架!”

刷碗,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却因为能不能用洗洁精引起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周女士深受其扰,二人谁都不肯低头。相信关于这件事很多人也有看法,一起来看看网友怎么说?

子夜:“我宁愿用洗洁精,不然碗筷油乎乎的,多不卫生啊!”

沉默叹息:“我很少洗碗,不过看到我妈用的是热水加碱面,洗得也干净。”

千山暮雨:“残留物会致癌?没听过这个说法,有点太夸张了吧!”

白毛浮绿水:“要真是致癌了,市面上怎么会有那么多商家销售呢?多半是谣言,我只听权威依据。”

小不点:“无风不起浪,宁可信其有,反正我是不用洗洁精的。”

……

人们对洗洁精的担心主要在于三点,第一是不是有残留,第二是不是会致癌,第三担心它会伤手。我们一个个来寻找真相。

是否有残留?安徽拓维检测服务有限公司做了一次实验,分别进行了3次冲洗实验,结果显示,当碗内看不到泡沫时这个时候的检测结果是“残留物超标”,当冲洗五遍后,检测结果是“残留物合格”。

也就是说,冲洗次数少的确会有残留,但是只要多冲几遍就不用担心了。

怎么样使用洗洁精可以减少残留?

减少用量

用量少一点,不要一下子挤很多,它的活性很强,去油污能力棒,饭碗不多的话用一点就可以洗干净。用的量少了,残留物自然也会减少。

泡沫状态清洗

倒半盆热水,然后将少量洗洁精倒入其中,用筷子搅拌出泡沫,然后再把需要洗刷的碗筷勺子放进去。泡沫状态更容易冲洗,这样一来也可以减少残留。想快速产生泡沫,也可以使用海绵和丝瓜瓤。

注意清洗顺序

先用热水大致冲洗,然后使用清洁产品,接着再用热水、冷水冲洗,感觉饭碗内外都不滑了,说明洗干净了。也可以看漂洗的水是什么状态,若是表面还有很多泡沫,那就再冲冲,直到泡沫消失。

按照以上三个方法冲洗,就不用担心残留物超标,既然已经符合国家标准,致癌一说也就不攻自破。

在这里和大家科普一下表面活性剂,当它遇到油脂时会形成一层薄膜,从而把油污带走,因为它的活性很高“盛情难却”,油污就是不想走也不成。

自己做过手工皂的人对它应该比较熟悉,它也是这种成分,而且在很多食物中也会存在它的身影,比如说蛋糕、豆浆、牛奶等,在洗护用品中添加活性剂,是为了更好地分离脂类物质,既然连食品中都可以有,我们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在洗洁精被发明的时候,人们早就考虑到它的安全问题,既然能广泛使用和生产,说明它对人体并不会造成太多损伤。

《消费者报道》曾经对市面上常见的13款洗洁精做了测试,除了一款国外品牌,其他的残留量都很少,不过,这不是说国外品牌不合格,它还是在国标线以下。

另外,日化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也说过,清洁产品清洗碗筷的残留量比洗果蔬少得多,所以,只是用它们来洗刷碗筷的话不用过分担心。

想解决洗洁精伤手的问题也很简单,那就是戴手套、减少用量、涂抹护手霜。

比起洗洁精,人们或许应该更多关注厨房中的发霉物质——黄曲霉素,它才是真正的致癌物。

比如说厨房里的砧板、木质筷子、大米、花生、自榨油、油壶、核桃等,这些都是黄曲霉素的藏身之处,还有冰箱中发霉腐烂的各种面食、薯类、果蔬。

黄曲霉素在毒物中赫赫有名,它的毒性连砒霜都甘拜下风,长期摄入发霉的食物,用带有霉斑的砧板切菜,就可能增加肝癌风险。如果本来肝脏就不太好,更要远离这些霉物。

综上所述,日常使用洗洁精没有问题,若是担心有残留,那就再洗一会,老一辈的人如果用不惯洗洁精,也可以用其他方法,例如碱面、苏打粉、丝瓜瓤、淘米水等等。

参考资料:

[1]长期食用残留的洗洁精会中毒?真的假的?.知识就是力量杂志.2018-01-12

[2]洗洁精到底会不会有残留? | 晨刊实验室⑥.宣城日报.2016-01-31

[3]洗洁精刷碗三注意.保健时报.2019-09-18

[4]洗洁精的残留真的那么可怕吗?我们测试了13款常见品牌的洗洁精.消费者报道.2019-05-16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523548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