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富商2万元伪造金缕玉衣,5位鉴宝专家估值24亿,致国家损失5亿元

美妆资讯
富商2万元伪造金缕玉衣,5位鉴宝专家估值24亿,致国家损失5亿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玩收藏以及文物鉴定重新成为了一个热门行业。一时间,鉴宝专家变得炙手可热,他们常常出没于一些鉴宝节目之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赚得盆满钵满。然而“人有失手,马有失蹄”,即使鉴宝泰斗也有“走神”的时候。然而这一“走神”,让国家整整蒙受5亿人民币的损失。

一、鉴定国宝的“国宝”

史树青,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鉴宝专家之一。他1945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中文系,与启功、徐邦达、杨仁恺并称为四大鉴宝专家。他长期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物,对于青铜器、瓷器、书画有着大量实践经验。经过他鉴定的国宝文物,不下百万件,被称为鉴定国宝的“国宝”。

自幼年时期起,史树青就跟随喜爱书画的父亲逛琉璃厂的古玩市场。耳濡目染之下,少年史树青逐渐迈进了文玩的门槛,锻炼出了过人的眼力劲。因此,史树青经常出没于古玩市场,和古董店的老板都混熟了。在琉璃厂,他最热衷的事儿莫过于“捡漏”,也就是花很少的钱去古玩市场淘一些小玩意。而这些小玩意,往往能带来几十倍、上百倍甚至数万倍的收益。

史树青14岁那年,就淘到了一件国家一级文物。1937年,史树青照例在古玩市场闲逛,结果突然被一幅书法立轴给吸引了。这幅字画字儿不错,笔力格局也不错,却只卖两三毛钱。于是史树青询问店主:“这画怎么那么便宜?”店主回答:“这字确实不错,但就是作者没什么名气。”

史树青看了看落款,上写“戊申年五月二十八夜作丘逢甲”。自小便博闻强识的史树青一看乐了,丘逢甲是甲午战争时期台湾著名的抗日志士,怎能说无名?于是他赶紧掏了掏腰包,仅花2毛钱,就将丘逢甲的真迹买到了手。

建国后,北京举办了一个“解放台湾展览”,史树青将这幅珍藏十多年的字画捐给了国家。经过鉴定,此书法立轴确实是丘逢甲的真迹,因此被鉴定为一级文物。

史树青在辅仁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被推荐到中央博物院北京博物院上班,并在此工作了整整50多年,终于孕育出一个鉴宝大家。

1952年,史树青捡了一生以来最大的一个漏。一天,史树青在自己一个小学女同学家作客。她的丈夫曾是民国蒙疆使者陈宦的儿子,名叫陈仁恪。当时,陈仁恪家境贫寒,因此想卖一些字画来补贴家用。

到了陈家,史树青立即被一个成吉思汗的半身像给吸引了。在当时,成吉思汗的肖像画并不多见。最早的画作,仅能追溯到明朝。史树青仔细端详这幅画,发现画中成吉思汗的穿着,和《元史·舆服制》的记载完全吻合,心中大喜。于是他花了几块钱,从陈仁恪手中买下了这幅画。

随后,史树青将画捐给了历史博物馆,由启功等专家做了一次集体鉴定。最终,专家们认定,这幅画像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早的成吉思汗肖像画,乃是成吉思汗去世之后画师凭记忆所绘,可谓是价值连城。到了后来,成吉思汗的所有肖像画,都以这幅图为蓝本。而这幅画,也被评为一级文物。

1965年,越王勾践剑出土,史树青跟随郭沫若汇聚湖北,最终确定了这一把王者之剑。在所有专家之中,41岁的史树青是最年轻的。

随着眼界的开阔,史树青的“眼力劲”似乎越来越犀利。对于一件文物,史树青都会条分缕析地说出一个脉络来。只要拿在手上,无论是金玉、书画还是陶瓷,他都能如数家珍,将它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对此,甚至连郭沫若也专门写文章,夸奖他出色的考证功夫。

几十年来,史树青为人谦和,很少与人发生口角。然而他最厌恶之事,就是作假。他的妻子曾说:“史先生对于假货深恶痛绝,只要看见就必然要说。有时候电视播放鉴宝节目,史先生都会仔细看。只要文物是假的,他就会指着电话大骂“那是假的,那是假的”。有时候甚至要和电视吵架。”

无论在拍卖会上还是在旧货市场里,史树青只要看到假货,总会大声说出自己的看法。因为这种事,他常常被请出拍卖行。还曾有古玩店主深夜打来电话,让他管住自己的嘴,然而史树青却依然故我。

史树青的性格是如此耿直。然而谁也没想到,在史树青的晚年,却出现了一次令人瞠目结舌的“走眼”。而这次走眼,竟让国家蒙受了5亿元的损失。

二、骗局之始

金缕玉衣,是汉代时期,皇帝、皇后以及诸侯王所穿的殓服,它以金线和玉片编织而成,外形与人体相似。在皇帝、王侯一下,还有“银缕玉衣”“铜缕玉衣”。其中,金缕玉衣最为少见,可谓是国宝中的国宝。

谢根荣,是浙江一位富商。他从小就做生意,通过在俄罗斯做“倒爷”,赚取了第一桶金。刚刚年过三十,就已经拥有千万身家。原本,史树青根本不可能与他产生任何交集。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谢根荣敏锐地注意到了房地产行业。当时,服装生意已经接近饱和,内卷越来越严重,贸易利润越来越薄。手握大量资金的谢根荣,在北京注册开办了燕山华尔森集团。

然而当谢根荣进入房地产行业后,却发现这门生意并不好做。这个行业并不像服装、啤酒那么轻,其最重要的启动资金可以用天文数字来形容。

因此一开始,谢根荣只能在昌平一些僻远的郊区进行楼盘开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收益,但和他所梦想的亿万富翁,却有不少的差距。

1999年,谢根荣盘下一个名为“东华金座”的大项目,其面积为97044.76平方米。一开始这个项目由宣开集团经手。但是由于资金压力大,因此宣开集团将这个项目以3.2亿卖给了中鼎公司。其后,中鼎公司又作价1.2亿,将项目转让给谢根荣的公司。

“东华金座”位于两广路上的绝佳位置,是一个相当有前途的楼盘。如果能够完成,谢根荣就将完成质变。但对于一介“小地产商”来说,彻底完成这个项目又谈何容易,无异于蛇吞象。

首先,谢根荣将中鼎公司收购为自己实业集团之下的子公司,因而需要承担总计4.4亿的转让费。即使在今天,4.4亿都不是一个小数目,更何况20多年前。以谢根荣的资金,根本不可能承担这么多资金。其唯一的办法,就是从银行贷来款项。

然而由于“东华金座”项目在谢根荣接手之前,已经进行了银行抵押。所以,谢根荣无法再通过项目抵押的方式获取贷款,这可怎么办呢?

后来,谢根荣在几次饭局中,和几个同行聊天,最终发现很多开发商都是用虚假按揭的方法,从银行获取资金。这是房地产开发商发迹初期的不传之秘,用银行的钱发自己的财,几乎等于空手套白狼。当然,这种按揭贷款是建立在秘密运作的基础之上的。最初,很多银行是不知情的,或者为了业绩装作不知情。

由此,谢根荣以虚假按揭的方式,从银行获取了6.6亿的资金。谢根荣辛辛苦苦做了十几年生意,都没有赚到那么多钱。如今6亿多的资金,简直像是弹指一挥间。

取得这笔贷款后,谢根荣似乎忘记这笔钱是要还的。他决定先把自己包装一下,然后将骗取更多贷款,从而获取更多资金。通过空手套白狼的方式,将自己的事业做得更大。因此,谢根荣买了许多顶级豪车,然后在澳门赌博一掷千金,营造出一个超级富豪的人设。

谢根荣一系列挥金如土的操作,让他登上了胡润富豪榜。然而实际上,他所花的钱都是银行的贷款。至于“东华金座”的工程,却因为迟迟没有资金投入而成了烂尾楼。

然而谢根荣并没有因此收手,他将目光盯向了古董行业。他仅有小学文凭,却偏偏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儒商”。他给自己买了个硕士文凭,并据说在文玩方面投入了上亿资金,其中就包括传说中的金缕玉衣。

三、金缕玉衣骗局

作为“儒商”和文玩爱好者,谢根荣自然很喜欢和专家们玩到一起。一日,谢根荣突然邀请了5为鉴宝泰斗级专家,让他们到自己的收藏室看一看。这位专家分别是史树青、中国收藏家协会前秘书长王文祥、故宫博物院前副院长杨伯达、北京大学宝石鉴定中心前主任杨富绪。五大专家都年过八旬,是鉴定界泰山北斗级的人物。而史树青自然是名气最高,话语权最高的专家。

到了现场,谢根荣对专家们说:“我们只是聚一聚、坐一坐、走一走、看一看。”随后,谢根荣带着史树青等人,进入了他的私人收藏室,然后得意地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金缕玉衣。

要知道,金缕玉衣可是稀世珍宝,普通人怎么可能会拥有?事实上,谢根荣的金缕玉衣根本不是真品,而他花几千块钱买了一些玉片,由北京博雅文物鉴定中心主任牛福忠穿制的赝品。

以史树青老人的眼里,理应一眼就看出此物的虚假。然而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史树青竟给出了一个令人咋舌的结论:“此为汉代金缕玉衣的真品,价值24亿!”

当时,史树青等人并没有遵循既定的鉴宝程序。对于玉石制物,至少需要称重、收样、手摸、仪器检测等三十多道工序。然而实际上,史树青等人只在玻璃柜旁看了几十分钟,甚至连柜门都没有打开。没有经过鉴宝程序,就说此物价值24亿,简直是信口开河。

那么史树青为何会做出如此荒谬的判断呢?事后,参与当时鉴宝的李劲松专家给出了答案。李劲松说:

“谢根荣表示这件“玉衣”是他的宝贝,绝不会卖。”既然是家产,评估多少个亿也就无所谓。如果说破这件玉衣是赝品,谢根荣的脸色能好看吗?

当时在场的杨富绪说:

“那次鉴宝,玉衣在玻璃罩子里,只能肉眼看……这次评估组里有名人……史老说了24亿,会有人说23吗?不是没法驳,而是没有考虑驳……面子呗……但黄金有价玉无价,不像买裤子那么容易下结论。”

据王文祥专家说,当时专家们鉴完宝后,曾一起特别叮嘱谢根荣:“这宝贝千万不能交易啊,否则就犯法了。”

很显然,史树青等人早就看出了这件“玉衣”的虚假。但为了照顾谢根荣面子,或是为了那笔鉴定费,他们却集体选择不说破。在他们看来,既然谢根荣不会卖,说再多钱又何妨呢?王文祥说:

“我认为,只要文物不上市场,专家签字谈不上什么风险,这是学术自由。”

听到专家们的鉴定结果,谢根荣大喜过望,于是让史树青等人写下一个书面的证书,证明这件“文物”价值24亿。

就这样,史树青等专家开开心心地走了。至于谢根荣,则更开心了。这次所谓的鉴定,不过是他设计的一个局。和他所说的一样,谢根荣并不会将“玉衣”拿到市场上售卖,他的目标依然是银行的贷款。

四、骗局的败露

2003年初,“东华金座”项目已接近竣工,然而由于拖欠施工方、物料费,却被迫停工。而谢根荣,早就把银行贷款挥霍一空,已经走投无路了。银行开始逐渐认识到,谢根荣似乎在骗贷。

为了不让几亿资金成为泡影,建行开发区支行行长颜林壮带着部下一同来到谢根荣的公司,要查他的账。谢根荣先是提供了经过造假的企业财务报表等材料,继而信誓旦旦地说:

“就凭咱们华尔森集团的实力,我不可能做出这点骗贷的小伎俩,只是现在资金出现了一点点小问题,只要银行帮我过个桥,此前和后续的银行贷款,我一定全数奉还。”

为了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谢根荣将颜林壮带到了自己的收藏室,然后向他展示了自己的“金缕玉衣”。他对颜林壮说:

“瞧,这件金缕玉衣价值24亿,全世界只有两件,这可是史树青等权威泰斗鉴定的。而这不过是我收藏古董的一件而已,这个陈列馆里的古董价值上百亿,岂能赖着银行区区几亿不还?我只是盘子做得太大,一时间之间资金周转不灵,只要我们通力合作,我们合作的前景还是很广阔的。”

看了史树青等人开具的鉴定书,颜林壮果然被唬住了。他认为华尔森集团确实存在虚假按揭的现象,但公司还是很具有实力的,不会欠下自己的贷款。同时,颜林壮也认为,谢根荣的按揭贷款是由自己亲自审批,如果出了纰漏,自己的乌纱帽可能不保。

于是他决定再给谢根荣贷一笔款项,让他赶紧完成“东华金座”。等房子卖掉,谢根荣最后还上贷款,那就万事大吉了。退一万步说,如果还不上贷款,把“金缕玉衣”拍卖了不就完了。于是,颜林壮又陆续给谢根荣批下了接近5亿元的贷款。

然而谢根荣并没有将资金投入到“东华金座”的建设中,而是继续将款项用在吃喝玩乐之上,“东华金座”依然是个大烂尾楼。

时间一久,谢根荣的马脚终于露了出来。2008年,谢根荣和颜林壮相继被捕。谢根荣所骗取的贷款,一共有5.5亿无法偿还。他所投资的“东华金座”,被称为“北京第一大烂尾楼”。为此,谢根荣被判处无期徒刑,而颜林壮则被判处了20年有期徒刑。与此同时,24亿“金缕玉衣”的骗局也东窗事发。

在2007年,史树青老人已经去世,而在世的4位专家,则将责任全部推到史树青身上。他们说,史树青是公认的权威,史老说什么他们就跟着说什么。当得知谢根荣利用评估报告蒙骗银行,导致国家损失5亿多元后,李劲松老人哭得十分伤心。

史树青的遗孀则辩解:“鉴定是一个科学认识、逐渐认识的过程,谁也不可能没有走眼的时候,十年前根据当时掌握的文献和技术认为是真的,十年后又有了新的认识。”

然而笔者认为,这样的辩解是苍白的。文物鉴宝行业有自身的复杂性,可以允许鉴定师出现合乎情理的错漏。然而令人惊愕的是,这件“国宝”的虚假是一目了然的,史树青等专家竟能如此空口白话,将学术的尊严和长者应有的尊严都丧尽了,最终还导致国家蒙受5亿元的损失。这不仅是打这五位专家的脸,也是在打整个鉴宝行业的脸,透支的是整个鉴宝行业的信誉。

史树青老人作为鉴宝泰山北斗级的人物,他鉴定出无数国宝,做了很多攻陷,也一直有耿直之名。但却为何要做此晚节不保之事,这让笔者想破脑袋都想不明白。

本文就用马未都的话作为结尾吧:

“我们专家依附单位,单位名气越大,专家就相应越有价值,离开了官职,许多专家都是平头老百姓。所以专家介绍都是某某博物馆专家,而不是说某某专家。这种常年透支单位信誉的到处游走,帮不了大忙帮小忙,帮不了正忙帮倒忙,用此换得吃喝,换得尊敬。过去专家最重要的是尊严,还不是技术,今天为区区几千元鉴定费就荒唐起来,这样的专家也太不争气了。”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334625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