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教你化一个美美的古典妆容,秒变小仙女

美妆资讯
教你化一个美美的古典妆容,秒变小仙女

红妆·红妆

前几天有个热门话题叫

“千万不要让男朋友碰你的化妆品”

无数小仙女吐槽了自己心爱之物

在男朋友“魔爪”下的悲惨经历

由此可见,指望男朋友能懂得

口红色号有什么微妙区别

“杨树林”不仅仅是一个喜剧演员

买神仙水不送神仙

……

实在是一件难于上青天的事情

如果你是小仙女

可以照着这个攻略

画个美美的古典妆容

体验一下当织女的感觉

如果你是小仙女的男朋友嘛

只要把文章转发给她就好啦

可别乱动她的口红哦~

1、敷粉

中国古人最早使用米粉敷面,随后又发展出铅粉、紫粉、珍珠粉、干粉、水银粉、檀粉、香粉等丰富的妆粉。东方女子追求肌肤白皙,妆容时先在脸上敷粉。这类粉末最主要成分是铅,所以又称铅华。诗云:

最爱铅华薄薄妆,更兼衣着又鹅黄

除铅华,各朝也调配自己独特的妆粉。唐人喜欢在粉中掺入西域香料,称迎蝶粉;宋人将益母草、蚌粉等调制玉女桃花粉;明人则以玉簪花为主料,制玉簪粉。

2、施朱

伴随着敷粉,女子往往还要施朱,即在脸颊上施一定程度的红色妆品,使面色红润。这种妆品便是为人所熟知的胭脂。《中华古今注》曰:“燕脂盖起自纣,以红蓝花汁凝做燕脂。以燕国所生,故曰燕脂。”

据史书记载,“美人妆,面既施粉,复以燕支晕掌中,施之两颊,浓者为酒晕妆,浅者为桃花妆,薄薄施朱,以粉罩之,为飞霞妆”。可见胭脂对妇女面部化妆的重要。

3、眉妆

中国传统妆容不重眼妆,但极重眉妆。早在周代《楚辞·大招》中便有“粉白黛黑,施芳泽只”的描述,说明用黛画眉之俗,由来已久。《诗经》有“螓首蛾眉”,汉魏时期出现了“城中好广眉,四方画半额”,唐代眉妆更是长、阔、浓的集锦之作,宋明时期的眉妆又重新兴起纤细秀丽的长蛾眉。

4、点唇

中国古代女子点唇的历史由来已久,先秦文人宋玉笔下《神女赋》中就有“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的其若丹”的词句。刘熙《释名·释首饰》一书中便记载了点唇所用的唇脂:“唇脂,以丹作之,像唇赤也。”点唇的式样千变万化,不拘一格,总的来说以娇小浓艳为美,俗称“樱桃小口”。

中国古时候各朝代的流行唇妆

汉:三角形/梯形唇妆

汉初因为连年战争动荡,百姓饥寒交迫在审美上的追求并不高。直到汉武帝时期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德为美,女性的妆容总体比较简洁。唇妆就以这种上窄下宽,近乎三角形的样式为主。

魏:扇形小巧唇妆

魏晋时期玄学盛行,人民的审美追求标新立异,就连男人都会“敷粉”,当时的竹林七贤以及曹姓族人都爱“敷粉”。唇妆上,样式比较大胆,演变出了扇形。现在看来,倒很像是风靡了韩国流行过来的咬唇妆的鼻祖!

唐:蝴蝶唇妆

大唐盛世,中国古代最鼎盛的时期,文化的多元性包容性都不亚于当今。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点面靥、描斜红、涂唇脂,一个唐代女子出门前足足要完成七个步骤的妆扮。而唐代的唇妆种类也相当丰富,最受欢迎的就是蝴蝶形,而蝴蝶形也有大小之分,既像蝴蝶又像花朵,是不是有点像现在的“M”唇。

宋:椭圆唇妆

宋代,中国的传统文化要较唐朝衰弱许多,女性唇妆的样式自然没有唐朝的繁多。并且以清新高雅为主,表现女性的文秀,椭圆唇妆是当时最常见的一种式样。

明:内阔唇妆

明朝时流行“桃花妆”和“酒晕妆”,并以细眉为美。唇妆上,和魏晋时期的小巧唇妆非常像,和“咬唇妆”也非常相近。

清:花瓣唇妆

清朝满人统治,宫廷女子和民间女子的穿着打扮有着很大的不同。但在点唇的样式上相对统一,以艳红色为主,涂抹的范围很小,呈花瓣形。

古代人化唇妆是为了在群体中显得更加醒目,引起大家的注意,由此演变成特定的社会地位的象征。所以说不买口红的女人没有未来,是有历史学和科学依据滴。

古代流行的唇色

【胭脂】=姨妈色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是姨妈色先动手的!

提到胭脂,你想到的颜色一定是这样的~

可是历史和科学告诉我

胭脂色是这样的!

逗我吗?我看起来很好骗吗???这是胭脂色?胭脂?胭脂???说好的柔情似水斩男色的胭脂???

原来电视剧里不是骗人的!只要当上皇后太后就会黑化是真的!胭脂那么贵,只有贵族才配厚涂!

豆沙色是古人玩剩下的

不服也没用,历史就是证据!

豆沙色在古代的名字叫做【檀】,盛行于宋代...古代的女纸早就用这个颜色撸过唇啦!

话说,豆沙色这还没火两年呢!还以为自己时尚,原来古代人早就玩过了!时尚是个圈,流行是个轮回,3000年都够轮回几百遍啦~

时尚到了天际!黑色口红你值得拥有~

唐代元和以后,由于受吐蕃服饰和化妆的影响,出现了“啼妆”、“泪妆”;顾名思义,就是把妆化得像哭泣一样,当时号称“时世妆”!!

就是用一种名为“乌膏”的黑色唇膏涂唇,使人的本态尽失,呈现悲啼之状。

什么哥特风,铁锈色,依然是古人玩剩下的~

5、面饰

面饰是女子饰容的常见手法,主要分为四种“额黄”“花钿”“面靥”和“斜红”。“额黄”是以黄色颜料染画于额间而得名,也称“鹅黄”“贴黄”“鸦黄”等。唐代虞世南《应诏嘲司花女》载:

学画鸦黄半未成,垂肩亸袖太憨生

五代牛峤《女冠子》词:

鹅黄侵腻发,臂钏透红纱

北朝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载誉归来后,也不忘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这些诗词中提到的便是额黄妆。

斜红形如月牙,色泽鲜红,分列于面颊两侧,鬓眉之间,其形象古怪,立意稀奇,有的还故意描成残破状,犹如两道刀痕伤疤,亦有作卷曲花纹者。南朝梁简文帝《艳歌篇》中曾云:

分妆间浅靥,绕脸傅斜红

花钿专指一种饰于额头眉间的额饰,也称“额花”“花子”等。花钿图案繁复多变,有的形似牛角,有的状如扇面,有的又和桃子相仿。其中以梅花形最为多见,这便是承继于南朝寿阳公主的梅花妆。

五代牛峤《红蔷薇》诗:

若缀寿阳公主额,六宫争肯学梅妆

《酒泉子》词:

眉字春山样,凤钗低袅翠寰上,落梅妆

均咏的是此种梅花形花钿。

本文由“诗词中国”(shicizg)编辑

诗恋患者集中营,小诗妹欢迎你。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323633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