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市值蒸发95%!陈欧和聚美优品做错了什么?|从华尔街到陆家嘴

美妆资讯
市值蒸发95%!陈欧和聚美优品做错了什么?|从华尔街到陆家嘴
2023-08-05

【今日关注】新零售

聚焦美股和A股联动效用,第一财经频道7:30-8:00《从华尔街到陆家嘴》为您开启市场大门。

美国股市

道指上涨0.57%,报21532点

标普500指数上涨0.73%,报2443点

纳指上涨1.10%,报6261点

国际油价

美国WTI原油8月期货涨1.00%,收于每桶45.49美元

布伦特原油9月期货涨0.46%,收于每桶47.74美元

国际金价

纽约黄金8月期货涨0.4%,收于每盎司1219美元

厮杀惨烈的中国电商市场从来不缺故事,而聚美优品的话题性在于作为后来者成名太快,但跌得也够狠。

2014年,赶在京东、阿里之前成功上市的聚美优品一度让顶着纽交所最年轻的中国企业CEO的陈欧风光无限。聚美优品上市当天开盘价为27.25美元/股,市值达到56.5亿美元,但短短三年后,遭遇重重困难和危机的聚美优品如今市值已经只有3亿多美元,市值蒸发将近95%。

中国在线美妆第一平台和连续七个季度盈利光环的聚美优品遭遇的第一次重击来自上市当年的那场电商打假风波。

2014年,7月底,一个名为“祥鹏恒业商贸有限公司”的供应商被曝向几乎所有的知名电商供应的奢侈品均为假货,而聚美优品也是祥鹏恒业涉及的电商平台之一。

尽管陈欧很快出面强调“假货风波,只是聚美的第三方手表业务,而非核心化妆品业务线”,但资本市场对于陈欧的回应并不买账,祥鹏恒业事件曝光后,聚美优品股价一路下跌,4个月内缩水六成,并接连遭遇多家美国律所起诉。

2014年,随着聚美、京东、阿里的先后上市,中国电商市场已经被放在了显微镜之下。而曾经一直困扰着各大电商平台的假货问题,成为悬在各家上市公司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对于聚美优品而言,不幸的消息是奢侈品“售假门”风波的后遗症尚未完全消失,自家核心化妆品业务线很快也被拖下水。

有自称聚美海外业务的员工发邮件爆料,聚美涉嫌采购海外来路不明的,甚至是假冒的化妆品。聚美位于北京的货仓被查,海外业务孙姓总监以及两名业务人员被带走调查。虽然陈欧对此迅速发布图文并茂的长微博辟谣,但消费者对于聚美优品化妆品货源的疑惑并没有就此消散。

事实上,聚美如此境遇并不突然,早在上市之前,“假货”这样一粒怀疑的种子已经埋下,而现在不过是遇到了一个引爆点。

因为看不到化妆品电商采购的上游流程,即便看到了商家的承诺,消费者也很难放心。而且,这会造成化妆品越是便宜,消费者越不放心的尴尬局面。此外,一般非专业的机构,很难鉴别化妆品的真伪,这也会加重消费者的顾虑。

由团购起家的聚美优品一开始团购业务采用的是自营模式,2012年选择开放第三方平台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化妆品的品牌商依然处于强势地位,毕竟当时规模还不够大的聚美优品议价能力有限,货源方面会受到限制。而平台模式更有利于扩展品类和抢夺市场并且对于资金流的需求远远没有自营那么大,可以缓解处于成长期公司的资金压力。但开放平台由于商品并不入库,而是商家自行发货,质量难以把控。

最终,售假问题缠身的聚美优品决定砍掉第三方平台上的奢侈品业务,并且将第三方平台美妆业务全部转为入库自营来加强供应链质量把控。

但“断臂”平台业务转向直营模式,将盈利模式从服务费转向了采销差价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此前在业绩上一路高歌的聚美优品不得不面对转型带来的业绩下滑。在截至2015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聚美优品净亏损达8690万元(约1367万美元),是自2014年第一季度以来聚美优品首次亏损。

2015年12月,聚美优品股票再度开启跌跌不休模式。这一次,陈欧在平静面对暴跌三个月之后以股价被严重低估为由出手决定启动私有化,以7美元一股的价格提出私有化方案。

要知道,2014年5月聚美优品在美国IPO,上市首日股价最高达到28.28美元,2014年8月聚美优品股价达到发行以来的最高位,接近40美元。计划以不足发行价1/3的价格进行私有化的聚美优品引发了众多小股东的发难。

让小股东们决定维权的重要原因是,聚美优品上市以来共500多个交易日,仅仅有21个交易日股价是低于管理层的7美元私有化要约价,而这21个交易日也正好是聚美优品管理层提出私有化要约的前21个交易日。陈欧也因此多了个外号“陈七块”,聚美优品这次的私有化也被众多投资者视为“蓄谋已久”。

而这背后尴尬的现实是,曾经凭借美妆这个细分市场异军突起的聚美优品在京东等综合电商加大在这一领域的布局力度之后,重度垂直的市场份额很难承受住资本市场对它的高期望,特别是电商集体布局跨境电商之后,聚美优品的优势领域美妆已经成了各家巨头的必争之地。随着流量红利的消失,互联网上的流量成本越来越高,电商零售的经营成本逐年上升,品类单一的垂直电商原本黏性不足的劣势更加凸显。

和那一批宣布回归的大多数中概股类似的是,聚美优品最终的私有化并不顺利。私有化进程受阻之后,聚美优品的股价继续下行,如今徘徊在2美元左右。

2012年,一句“我为自己代言”带火了陈欧和聚美优品。自带IP属性的“网红企业家”陈欧从普通创业者到成为创业明星用了四年,但跌下神坛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在聚美优品的主业电商迟迟不见起色之后,陈欧开始频频跨界。去年年初宣布进军影视文化业成立的聚美影视,在经历了一年半之后至今还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作品。陈欧还切入智能家居领域,推出“REEMAKES睿质”空气净化器。今年5月份,陈欧又进军共享经济领域,宣布以3亿元现金投资共享充电宝街电,却被王思聪在朋友圈怒怼,“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

不论是影视业、空气净化器,还是共享充电宝,都与其老本行美妆电商渐行渐远。如此频繁地更换跑道也给陈欧带来不少质疑声。作为网红CEO,陈欧曾经发一条微博,就能给聚美优品带来上千万的销售。但当“创业偶像”、“为自己代言”的网红光环褪去之后,留给陈欧的难题恐怕是如何能带领聚美优品活下去。

嘉宾观点

2017年美股表现点评

截止6月30日,目前标普500的动态市盈率17.5倍。和历史几次高点的估值对比,2000年3月互联网泡沫顶部时,标普动态市盈率27.2倍,10年期国债收益率6.2%。2007年10月金融危机泡沫前,标普动态市盈率15.7倍,10年期国债收益率4.7%。今天17.5倍的动态市盈率对应2.3%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国债收益率的角度看,其实目前标普估值并不算高。

今年以来市场表现最好的是科技,上涨17.2%,其次是医疗,上涨16.1%;表现最差的是能源和通信,分别下跌12.6%和10.7%。

我们再看从2007年10月那个高点到今天的表现,穿越周期最强的板块是可选消费,医疗,必选消费,以及科技。分别上涨179%,164%,157%和152%。从2009年最低点到今天,涨幅最大的板块分别是可选消费,房地产,金融和科技。分别上涨547%,495%,467%和429%。可见,穿越牛熊最好的品种还是消费。

科技,金融和能源在标普500中的市值占比分别为22.3%,14.6%和6%。过去20年中,科技在网络股泡沫时,市值占比达到了顶峰的33.6%。能源在金融危机后的油价突破150美元时,市值占比达到了顶峰的16.2%。金融在2007年次贷危机前,市值占比达到了顶峰的33.6%。

今日关注

异动股宝尊电商(BZUN)

受益于跨境电商,中国的消费升级。越来越多大的海外品牌巨头开始和宝尊电商合作。

热股 亚马逊

重新定义新零售,收购Whole Foods,推出移动的衣柜。

亚马逊,阿里都在重新定义什么是新零售。许多人认为新零售会对传统零售带来价值的重估,这个想法部分正确。由于整个互联网线上的流量红利宣告结束,线下获取流量的成本已经比线上更低。而随着电商渗透率的继续提高,从标准化的商品向非标准化的服务迈进,也需要线下实体店作为电商的载体。

但是从全渠道的角度看,实体零售店将继续面临更大冲击。可以说新零售的系统将有阿里,京东,小米这类电商设置。未来如果没有被纳入电商系统的实体零售,会面临比过去几年更加严峻的冲击。从企业基因的角度看,互联网企业能给实体零售带来更加高效的渠道系统,全平台的流量分发,以及价值越来越大的用户数据管理。而传统实体零售根本无法突破自己的基因。我曾经和某位在大实体百货公司的朋友交流,以他们目前的体系和后台管理系统,要对抗互联网企业是完全不可能的。

所以新零售在一开始是线上和线下的融合,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制定游戏规则的依然是效率更高,创新精神更强的互联网企业。实体线下零售商通过和互联网企业的合作拿到未来零售业的门票,在这种实体零售店明显产能过剩的时代,线下如果不融入线上在未来几年可能遭遇灭顶之灾。

未来我们看到的新零售店是阿里的线下实体店,京东的线下实体店,网易的线下实体店,小米的线下实体店。这些互联网企业,将在这两年大规模推进线下实体店,通过网上和网下同价模式,线下提供服务,线上提供流量来继续增加他们对于整个零售行业的改造。

市场消息

6月M2同比增长9.4% 新增贷款1.54万亿

央行12日公布数据显示,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63.13万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个和2.4个百分点,M2增速已经连续两个月在10%以下运行。人民币贷款增加1.54万亿元,同比多增1533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2.64万亿元,同比多增1856亿元。

央行:客观看待M2增速放缓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随着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落实以及加强金融监管效应的显现,近期商业银行一些与表外产品相关的资金运用科目扩张放缓,由此派生的存款及M2增速也相应下降,这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客观结果,因此,要客观看待M2的增速放缓。随着金融进一步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源,只要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得到满足,M2增速放缓实际上反映了存量货币周转效率的提高,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常态,对其变化可不必过度解读。

6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64万亿

央行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9.07万亿元,同比少增1.46万亿元。6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2.64万亿元,同比多增1856亿元。

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06万亿美元

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06万亿美元。6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7744元人民币。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快递条例草案征求意见

7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决定将《快递条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中美“百日计划”公布在即

据时间推算,7月中旬将是中美经济合作“百日计划”截止日期,第二、三类成果可能公布。双方于5月11日公布“百日计划”早期收获是第一类成果,集中在农业(牛肉、转基因农产品)、能源(液化天然气LNG)、金融服务(信用评级、跨境结算、电子支付等)领域。

腾讯拟发放43亿元员工奖励

腾讯近日公告,将发行约1787万股新股奖励10800名员工,这笔奖励价值43.66亿元。以2016年营业收入来看,2452家上市公司年收入不到43.66亿元,这占到A股公司总数3290家的75%。

苹果在华首个数据中心落地贵州

7月12日,苹果公司宣布在贵州省建立在中国的第一个数据中心,苹果公司将在贵安新区注册实体公司,与云上贵州公司合作建设iCloud贵安新区主数据中心,由云上贵州公司运营,苹果公司提供技术支持,投资将达到10亿美元。

闪崩”股重出江湖 规避业绩地雷

继贝因美与星期六股价突遭闪崩后,7月12日,正虹科技、通化金马、毅昌股份、光正集团、荣之联等多只个股股价出现闪崩。通化金马、光正集团、荣之联等个股也有类似走势。由于近期是业绩披露高峰期,半年报业绩一旦不及预期,公司股价可能会出现快速回落。

港股创新高领跑全球市场

港股12日收盘时录得三连升,恒生指数在盘中升穿26090点,创出近两年来新高。在中美欧等环球主要股市未创新高的背景下,港股目前已率先创新高,或有呈现出独立行情走势的机会,而资金流入是推高港股市场的最大动力来源。投资者可以继续关注大市成交量能否保持在高水平,以此来判断港股的短期动力是否保持良好。

万马科技等2公司首发过会 3公司被否

证监会12日晚间公告,万马科技、盛弘电气首发申请获通过,爱威科技、嘉必优、联动轴承首发未通过。

美年健康等4公司资产重组获通过

证监会12日晚间公告,美年健康、汉邦高科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获无条件通过,金叶科教、常宝钢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获有条件通过。

中概股

文中观点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阅读原文收听节目语音版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318381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