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千万别再用价格来判断水晶真假!

美妆资讯
千万别再用价格来判断水晶真假!

水晶对于大家来说,一点都不陌生,而水晶市场的价格却又不是很稳定,天然的水晶价格高,人工水晶价格相对低,还有假货充斥在市场中,所以,很多人都不理解水晶有些价格那么低,有些价格那么高,到底如何分辨?除了假货的因素外,还有人工和天然,还有就是成色,比如同样规格的水晶,成色好的跟不好的价格相差几十倍上百辈也是很正常的。

上午老家群里小姨妹突然问到小左水晶的问题,她正在读大学,看到朋友圈有一个同学在卖水晶,所以就问到了我。跟很多晶友的疑问差不多,觉得水晶行业水特别深,可以专卖给那些不懂的人还能卖的贵。其实小左要说的是,往往那些不懂的人反而更不愿意在网上买昂贵的水晶。因为TA们没底气,不懂货,又没有参考,把握不住卖家的诚信度。只有选择品牌的才更放心一些,心想虽然价格高(其实大多数都不是一般的高)但觉得不会有假货。

当然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水晶作为特别有磁场效应的宝石,被人们赋予神奇的功效。但是市场价格的不稳定,导致很多人喜欢水晶,但是不敢去购买,就是因为假货太多,一旦假货过于多,就很难让人们相信它的天然性。

这就导致了一部分人开始真假不分了,假的能被卖家忽悠成真的买了,真的反而被TA们认为是假的了。那怎么办,用价格来区别,觉得贵的就是真的,天然的。便宜的肯定是假的。这句话有一定的参考性,但是要视情况而看。

这种纯玻璃珠子,稍有点良心的标个“二代碧玺”卖几百块钱,如果把“二代”两个字去掉,237后面再加个0,你是不是开心的不得了?

再比如一条14mm的满发、顺板钛、猫眼钛晶手链,价格肯定要在五万以上(如果有的话,这种极品基本市面见不到的)。但是有卖家能以一万或者八千卖给你,那么不用想,这个肯定是假货,这样的情况就可以用价格来断定真假。但是如果你在某大福某大生等等品牌店里买一条石榴石花一千,在网上同样规格、成色的花几百,那么即使少几百块钱买的石榴石也不能说就是假的。

再比如一些单色水晶如何分辨真假,拿紫水晶来说,如果你了解原石挑选制作过程就会知道。目前,紫水晶一般用来切珠子,雕刻,戒面。其中如果是浓郁的纯净体,必定是做裸石打磨戒面了。戒面是什么价格?价格是紫水晶里面最高的。

像下面这么干净纯净的天然紫晶料被做成了手镯,是明显不符合常理的。

颜色很紫,又是纯净体,不用想肯定是合成水晶。因为这不符合市场逻辑。就像你能拿钻石去磨珠子,雕刻东西嘛?你是土豪,也得看原料情况吧。了解这个内情,就会避免购买玻璃般纯净浓郁的紫水晶。人造紫水晶颜色淡紫的基本不会去人造,人造的颜色通常非常紫且晶体一眼可看穿!!俗称颜色厚度不够!

像这种成色的单色水晶,低价格肯定不可能,商家不会那么傻,做赔本的生意。高价格也不可能,这么好的料子明明可以做成戒面,金镶嵌后卖个好价。却偏要做成这种小女孩款式的饰品,打算高价卖给小女生?所以小左要说,价格不是决定因素,了解水晶才是根本。

这也是为什么不管你出多少钱(这句话有毛病,如果你给的价足够还是可以定做的,哈哈)都不会买到一串大颗粒纯净玻璃体的紫水晶手链,顶多是高价买一条晶体相对较好的。很多晶友买过人造晶,合成晶以后就会自我感觉良好的看不上任何一串了,理直气壮的讲:当年我在哪哪哪才花了XX钱就买到了纯净体的,你这种这么多冰裂还卖这个价,真以为我不懂货啊。别别别,我真没有以为你不懂货,我误以为你懂货呢!

关于价格,有些很大众,有些水晶也贵的吓人,至于值不值,全看自己喜爱不喜爱,毕竟是自己佩戴。那么水晶到底应该是什么价呢?网上很多卖假货、合成、人造的,价格很便宜,导致大多数人认为水晶很廉价。但是品牌店里又把水晶卖的很高价格,同样的东西到别的地方对比,又感觉被坑了。所以,水晶市场的混乱不是一天两天能根治的,还是需要大家多积累经验,多看多学多了解。有的晶友要经过多次尝试才能找到诚信的商家,买到性价比高的水晶。一次次的比价格,每一次都幻终于遇到的价格又低,水晶成色又好的卖家,然而每一次都以被拉黑,收到假货,不给退换告终。贪小便宜和理性的货比三家是有区别的。而有的晶友几次可能就遇到了真正靠谱的商家。

天然的高档水晶只有懂得客户才会去买,不懂得人是绝对不会花这钱的。那么高档昂贵的水晶到底值不值?小左还是那句话,配合磁场运用天然水晶,百利无一害,而且天然独一无二的异形水晶还具有收藏价值,这个水晶也或许能带来意外惊喜。对于喜爱收藏又有经济实力的朋友可以了解高档水晶。经济实力有限的或者不打算做收藏用,只是单纯的喜欢水晶饰品或者运用水晶改变运势的,可以选择中档以下的天然水晶即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289436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