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玉石收藏 - 真正的羊脂玉凤毛麟角,是大自然给我们的礼物

美妆资讯
玉石收藏 - 真正的羊脂玉凤毛麟角,是大自然给我们的礼物

和田籽料由于长期受河水冲刷浸润,取天之灵气地之精华,使其精光内蕴、细腻无瑕、体态滋润、晶凝如脂,这种质感和光泽是其他白玉所不及的。

经流水冲刷和玉石的碰撞,形成卵圆的形状。因此,籽料在外形上和石头有些相像。籽料的外貌一般都呈卯形,具有自然起伏及风化遗留的残痕。

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以上高绵延的昆仑山脉山岩中。和田玉原石经过自然的地质运动和冰川运动等长期的剥解为大小不等的块,和田玉碎块经过雨水雪水冲刷流入河,随河流流入水中,称为和田玉山流水料,和田玉山流水原石经过玉龙喀什河几百甚至上万年的冲刷,就形成了和田玉籽料。

说到和田籽料的外形特征,首先大家会想到它的皮色和滑溜外表这些明显的外在内容。在假籽充斥市场的今天,好多人工加工滚磨的所谓籽料高价出售,实在令玩家们寒心。那么如何从外形上分辨真假籽料呢?

天然籽料的外形特征

不好看的居多

天然籽料,形状上一块一个样,而且以不好看的居多,形状好看的,光形状就值很多钱!所以那些形状好看,价极低的肯定不是和田玉。天然籽料的外形,是圆滑而不滚圆的。而纯粹是滚圆形状的籽料,基本上都是假冒的。

十籽九裂

天然籽料,表面上会有很多解理,就是表面像“指甲纹”的小裂隙。因为和田玉是多种矿物质的集合体,在集合过程中,会形成参差状,其外在表现就是人们眼里的裂口!这也就是市场上经常听到的“十籽九裂”,没有解理的籽料,肯定价值极高!可以说,在一定意义上,和田玉籽料必然能感到缺陷的存在。这就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和田玉籽料上的体验。

块度较小

  和田玉籽料千万年来由于风化剥蚀,水流冲击,体态光滑,无棱角,外形呈鹅卵状。块度一般比较小,“如盘、如斗、如拳、如栗”。

水滴形、瓜子形最多

我们见到的籽料中,水滴形、瓜子形的最多,还有牌形的、疙瘩形的也不在少数,但很少见到圆柱形的,也从没有见过圆球形、椭圆形的籽料。如果单从水冲洗的原理来分析,籽料的每个面在河床中被水冲刷的机率是相等的,应该是圆球形的籽料最多才对。我们见到的鹅卵石中,球形、椭圆形、圆牌形的石头最多,很少有水滴形和瓜子形的,但为什么在籽料中以水滴形占多数?

这个从火山喷发的角度来解释比较合理。因为这是岩浆在火山喷发后自由落体的造成的。为什么越小的籽料越好,因为籽料越小越圆润,籽料越小,意味着在火山喷发时喷得越高、越远,可能在下落过程中就冷却变硬,所以水滴的“锥”态保持得很好。

但从大一点的籽料外形来看,虽然也是水滴形,但总会有一个面要圆润饱满一些,如同乌龟的背部,另一个面要相对平整一些,如同乌龟的腹部,这是含透闪石成份的高温熔岩下落过程没有来得及冷却凝固,落到了地面,就如一个糍巴重重地掉地上,所以着地面是要平一些,而朝天面相对圆一些、鼓一些,这是籽料的又一大特征,因为很多有关籽料真假辨别方法的文章中没有说到这一点,有些人造籽料的制造者们往往过于追求完美或是在滚料时图个方便,而忽略了这一特点。

还有些牌形籽料,因为熔岩下落过程温度较高,几乎呈液态,一落地,就被摔成薄薄的牌形籽料,这种籽料很多,很合适佩戴,比较贴近人体,这种料形最佳。还有个别的疙瘩形籽料,因为岩浆着地后,地面不平,所以出现了不同规则的料形。但我们从没有见过长条形、圆球形的籽料,因为岩浆自由落体到最后要与地面撞击,无法成形。

在挑拣籽料的时候,很多人只要看玉质对路,外形是光滑的卵石形,多即认为无疑。而对有些卵石状的籽料却持怀疑态度,原因是这些籽料虽然看似天然的卵石形状,可上面有刀削一般的痕迹,怀疑是人为加工的,经常是看好了一个料,却因为这个问题而放弃了购买。应该说,这样谨慎的选择态度是对的,但如果明白了这样的痕迹是如何产生的,可能又会有些后悔当初了。小编理解天然削痕的形成原理是这样的:  

和田籽料里的石头上有刀削痕迹是常见的,但这并不完全都是后天人为加工留下的,而有好多是天然形成的。在洪水的巨大力量冲击下,崩落的山石,随洪水长期的滚磨碰撞后把玉料和岩石逐渐分离,形成独立或半独立的玉石块,在年复一年的岁月更变中,要经过千百年漫长的路程才能来到我们的面前,有些个体大的玉石每年才能移动几寸。

有的形成了独立的玉石后,可能在拥挤的征程中被卡在了乱石堆里多年不能前进,这样,后边顺流而下的各种大小杂石“踏”其身而过,而反复磨擦着这个玉籽的某一个部分,这样的反反复复,籽儿上就留下了很多看似刀削一般的痕迹,这样的痕迹大小料上都可能会有,出现的位置没有规律,痕迹大小也不定的。带有“刀痕”的籽料多见于片状或近似片状的原石。

看看要找到一块上好的和田玉籽料容易么!河都没有水了。挖这么深才难得找到一块,有些坑其实更深……好好珍惜你手中的和田玉。它是多少人的心血啊!是悠久的历史,是大自然给我们的礼物。不要再挑剔了,有毛病是正常的……

河床已经被翻挖成这般,总闸口,玉龙渠首,佳木达,玛利亚几个闸口也鲜有说得过去的料子挖出,品质好的籽玉已经告别流通市场,珍惜你手上的玉石吧,资源枯竭,精品不复,每一颗小籽都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

玉龙喀什河的源头,即出山流水的冰山脚下,距离出产籽料的和田市大约有270公里。在这270公里的河床中,从出山流水的那个冰山起,一直往下约20多公里的河床中,可以捡到为数不多的山流水料。再从20公里往下到200多公里的这段河床中,根本就没有玉石。再从约200公里往下到270公里的这段河床中就是籽料出产的主要地段。

有人讲,中段近180多公里没有玉石,是因为水流太急,玉料存留不下来,都被洪水把玉石冲到下游去了的缘故。

请问前面那20多公里的河水流速不是更湍急吗?为什么在那一段或多或少还可以捡到玉石?而这180公里的地段,为什么不论大小一块玉石也捡不到呢?

河床里到处都是卵状石头,没有一块玉石,石头没被水冲走留了下来,唯独比重比石头大得多的玉石反而被水冲走了,所以,“因为水流太急,玉料存留不下来”的解释自然是不能成立的。所以现在就有一种认为籽料是原生的矿床,而不是次生的,由于冲积而形成的。

影响和田玉原料的价值因素 决定和田玉玉器原料价值的因素又包括品质、产地、产出环境(产状)三个部分。这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玉器原料价值的高低。

要明确的给和田玉籽料做好分级,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在评价玉的时候无外乎“料”,“工”,“意”这三点。

料超一等,价差十倍。工超一等,价差十倍。意超一等,价差十倍。

从收藏角度来看,作品必须是料顶级,工顶级,意顶级,达到了这三点才能叫收藏级籽料作品。收藏级籽料价格比普通级别的价格要高上10倍。一个普通级别的籽料3000块,一个收藏级别的籽料300万。以此类推,收藏级下面是顶级,料子顶级、工顶级、题材普通。再往下要么是料顶级工一般,要么是工顶级料一般。把这样的精品的每一个因素做到顶级,价格就是普货的10倍,原石籽料一般来讲还是依附于成品的价值属于投资思路,未来籽料奇石才会成为籽料原始形态的表现。

其实羊脂玉这个词,实际上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绝对定量。我们通常采用的描述是上等一级白玉,质感非常细腻,结构非常均匀,有此描述就是用手电照射侧面的时候,感觉到几乎近于一种无晶结构的感觉,内部看不到什么絮状、萝卜花这些特征的瑕疵,或者说是给人以结构粗松的感觉,它非常细腻干净,还有一个就是它的那种白色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纯白,也不是比纸还白的这种白,有时带有一点淡淡的奶黄,它是一种非常温和的白,让人看了很舒服的白。也有一些羊脂玉泛有淡淡的青,精光内敛由里向外给人一种微冷的感觉,俗称“冷美人”。之所以叫羊脂玉,就是因为在羊脂玉里那种油脂般宁静温和、清静素雅和高贵的感觉。

但和我们想像不同的是,在我们新疆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站,对于羊脂玉的评判,目前并没有定量客观的科学尺度,即使是国家级的专家在评判羊脂玉的时候,也是靠肉眼以及自身的经验。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讲,有些时候羊脂玉它就是一个经验的尺度,不是一个单纯的物理学或者化学的尺度,比如用化学方法化验一下二氧化硅含量有多少,物理学上,我们说它密度有多少、它的折射率多少,不是这个严格的科学尺度,它是一个经验的尺度,我们对这个经验也进行一些评估,然后把这个经验值、它的理论值把它从经验数据里面提出来,就产生出一个新的数据在里面,再用这个数据反过来控制这个经验,而并非我们想象中的精密仪器。

但是,在现实中几乎所有玉店商家给消费者展示的羊脂玉的鉴定证书基本上都是省级出具的,间或也有国家级出具的证书。其实这些证书中的一些定量检验数据说白了就是靠一种设定的参考值,这其中包括颜色、光性特征、内部特征、折射率、吸收光谱和紫外光谱中的长波、短波等。在检验一块玉石时,达到检测仪器所设定的数值,那就鉴定为羊脂玉,达不到则为和田玉或和田白玉。但在我们真正的藏家和玩家眼里大部分并不认可这种结果。所以说真正的羊脂玉并不完全是证书说羊脂就是真的羊脂,只能说各项指标达到羊脂玉。

在羊脂玉的鉴别中经验和眼力尤其重要,千种玛瑙万种玉,不同的羊脂玉呈现出来的白度和润度都会有轻微的区别,籽玉没有重复的,每一块都不一样,不像钻石可以定个白度来衡量,但产自新疆和田羊脂玉的白度没有一块是一样的,所以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两块玉放在一块,你觉的这个白的,拿来一块,这个又更白了,再拿来一块,还有白的。钻石不知道当时费了多大的劲定了(标准),但它毕竟是晶体,但是和田玉中,每一块都不一样,质地、油润度和细腻度的高低等都不大一样,依靠的就完全是经验了。

大家都知道,羊脂白玉是和田玉中的宝石级材料,是白玉中质纯色白的极品,具备最佳光泽和质地,表现为:温润坚密、莹透纯净、洁白无瑕、如同凝脂,且细腻浑厚,有老熟之相,油份和脂份极佳,恰似一团刚刚割下来的羊尾巴油,这是其他玉料不可能达到的,而不仅仅是白度。所以上好的羊脂玉首先要看它的细腻浑厚和熟度,白度在其次,再白的料,肉质粗松,韧性不足,雕刻时都站不住刀,细节没法发挥到极致,因此,真正的羊脂玉是在常光下用肉眼看不到内部结构的。

在收藏界,有一种观点认为羊脂是白里泛红、泛黄或泛青,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和田玉中的主要七种色泽中都存在羊脂玉,这也不为过,至于羊脂白玉中的白一定是阳白、熟白和冷白,苍白和僵白自然不被认可。所以说玉质的成熟度越高成为羊脂玉的可能也就越大,成熟度在确定是否是羊脂玉中是一个最为关键的指标。

再有,羊脂白玉不一定越白越好。当下在玉器收藏中有一种怪现象,就是一味的追求白度,而忽略了其他因素,其实这种收藏理念是错误的,笔者也不赞成。所谓的羊脂白玉,就是人们对和田玉中极品的比喻,再加之和田玉每块的颜色温润程度都不完全一样,故所谓的羊脂白玉就永远不可能用一个公式化的固定标准来科学地测定。业界许多人士就认为羊脂白不是纯白,而是带有油脂光泽的白。在白色中有的可透出微微的黄色或青色,质地稍差的也可在白色里透出微微的浅灰色调。而现如今人们一味向白色看齐的做法,显然是对羊脂白玉的误解,是不科学的。

其实羊脂白玉只是现在人们的叫法,在以前就叫羊脂玉。没有白字这一说,这个白字是人们后加上去的,带有太多的主观色彩,因此过分看重颜色,会大大误导人们的收藏理念。在现实里,假如我们以吃的羊油的油脂和白度为标准的话,那么天下可能就只有一块羊脂白玉了。因为羊油只有一个白度和一个油性,而和田玉每块玉的颜色温润程度都不完全一样,所以说我们不能强求。应该严肃、实事求是地否定当前社会上对于羊脂玉的一种流行说法和取舍的标准。

所以说,由于人们对于颜色的判定标准不同,因此到底是不是够白也没有一个科学定量的标准,就只完全靠经验来判评了。笔者曾经在故宫博物院看到过颜色很白的和田玉,可是专家把其归为青玉。而有一块看着是青色的古玉则被列入了白玉。由此,笔者建议广大藏家切莫把羊脂白玉越白越好的说法看成是真理。如果只强调白,而忽略了质地,那么像大理石、石英石等很多相当白的石头就成了玉了。

羊脂白玉的神秘化并不是好事,什么是羊脂白玉?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大多数藏家又不认可鉴定中心的标准,怎么办,那么中庸的做法就是将羊脂白玉分级,这样大家都有了心中的羊脂白玉,眼光高了羊脂白玉就少了,眼光低了羊脂白玉就多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上手的真东西越多,你的眼光也就越高,眼光越高,在你眼里羊脂玉也就越少,那么你也入道了!

(注:图片与内容均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177396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