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接吻时被吃掉的口红,有毒吗?答案竟和基因有关?

美妆资讯
接吻时被吃掉的口红,有毒吗?答案竟和基因有关?

大家好,我是加一君。今天我们来聊聊口红。

口红,哪个女生梳妆台上没个五六七八只?新出的雕花来一支、限定包装来一支,平常逛街买一支,七夕节男友送一只……

而且!男朋友送的每天能还回去一点。

嗯哼,没错,前几天七夕就有人问我,接吻前要不要把口红擦掉?男生会不会在意?口红吃进去会不会有毒?会不会短命?

我觉得:没必要。

擦掉了,你的男朋友怎么知道你的味道,

是YSL圆管的水蜜桃味?

是MAC子弹头的巧克力味?

是TF的奶油巧克力味?

是Fresh的糖果味?

还是……

而且想象一下,一吻过后,如果对方看到你唇边微微晕开的口红,还有自己嘴巴周围淡淡的印记,嗯,你懂的……

咳咳,说回正题。

之所以有要不要擦掉口红的疑问,多半是被吓的。谁听多了“吃口红会中毒”“口红里有重金属”都会有点害怕。但实际上,撇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加一君今天化身数学老师,带大家简单算一算。

以重金属铅为例,一只口红3.5g,哪怕你35天用完一支(真真的口红狂魔),每天就是用0.1g。如果口红中的铅含量为国家限值的10mg/kg,那一天你会摄入0.001mg。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 年版)中对铅的标准

轻度铅中毒的血铅水平为200~249mg/L,掐指一算,如果靠口红达到轻度铅中毒的量,至少也得20万天,不多,你只需要向天再借……五百年吧。

另外,经常听到有人说xx大牌被检测出含有重金属,大家要知道,含有不一定有害哦!我们每天喝的水、呼吸的空气中都含有重金属,想完全隔离重金属,难道不吃不喝不呼吸吗?

所以,吃口红要吃到对身体有害,不容易。

虽然口红本身的重金属对我们不构成威胁,但在用口红时,它可能会吸附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金属离子,这些进入体内后,对皮肤并没有好处。

还好,当年祖先在进化时,似乎预测到了后代会爱上吃口红这个事情,所以给我们准备了一套打败它们的解毒机制。

口红在诱惑人类“吃”掉它们,并且准备作威作福时,人类的解毒机制被激发,有一种叫【谷胱甘肽】的物质会被派出。

它是人类的解毒小天使,奉献自己净化毒素,把居心不良的毒害物质变得无毒无害,再排出体外。

而这个过程中,有个不可缺少的角色——【谷胱甘肽转移酶】,作用可类比大力水手的菠菜,赐予【谷胱甘肽】力量,让它解决毒素的能力提升到MAX!

由此,我们亲切的称它为【解毒酶】,负责制造解毒酶的,就是【GSTP1基因】。

美肤报告-污染物清除能力

点开就能知道自己GSTP1基因强弱喽

当然,人与人之间的【GSTP1基因】强弱是不同的。如果【GSTP1基因】弱,【解毒酶】就会少,能净化的口红量也少了。

所以,即使两个人吃了同种口红,吃的数量也一样,他们体内的污染物残余量也是不一样的!

【GSTP1基因】弱的你,是不是默默的缩回了准备舔大红唇的舌头呢?

吃进去的口红我们不怕,毕竟人类可是有解毒基因护体的!

怕就怕解毒基因太弱,代谢不了这些“垃圾”,那如何才能让毒素不堆积起来呢?

不涂口红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不涂口红的!

但我们可以少涂啊!出门就取个快递、见不重要的人,不值得涂口红就不涂了,如果涂了,记得时刻控制住自己不要舔。

万一吃进去了怎么办?

赶紧用意念提升【GSTP1基因】性能,就能让自己的解毒能力变强,才怪……还是要用科学的办法解决问题。

对于【GSTP1基因】弱的小伙伴,当口红吃多时,我们可以采取人工措施先下手为强!

● 吃“解毒”食物,含β-胡萝卜素、锌或维生素E等成分的那种,像是芝麻、坚果、胡萝卜、紫米黑米、卷心菜、莴苣等。

● 补含多酚类化合物的食物,它们可以提升污染物清除能力,比如葡萄、蓝莓、绿茶、石榴等。

● 适量运动。通过适量运动,可以增加我们的心肺功能,加快新陈代谢,而且还能提升NQO1、EPHX1基因的功能,让污染物防御能力进一步加强。

另外,对于【GSTP1基因】强的小伙伴,对其他污染物的清除能力也会强,所以【GSTP1基因】强的敏感肌,早晨可以考虑放弃洗面奶,改用清水洗脸哦!

总结而言,只要是正规口红,不用太担心重金属超标,但吃多了也没啥好处,尤其对于解毒基因——【GSTP1】能力弱的妹子,要特别注意。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讲到这里啦,还不赶紧把今天的文章分享给你身边那些,蜜汁迷恋涂大红唇的女生看一看,万一她们的就是那个解毒基因弱的人呢!

你觉得

在接吻前,

应该擦掉口红吗?

好想听听大家的想法,

记得留言告诉我哦!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546287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