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职场新人妆,小白来报道!

美妆资讯
职场新人妆,小白来报道!
2023-08-05

Hello,大家好!

我是linnia!微博@你非我杯茶NiA

微信平台:linnia_bai

离开了悠闲的大学生活,linnia正式进入职场啦!

非常幸运的是,linnia找到了一份和兴趣相关的工作!

但刚去的第一天,同事们都一副白领骨干精英的样子,

穿着职业装(相信我是非常好看的那种,不是西服),

淡妆,红唇,脚蹬尖头高跟。

对比刚去第一天的linnia,

小白裙,平底鞋……关键我还戴了一副框架眼镜去!!!

所以第二天linnia决心要妆成一副成熟稳重的样子!

(其实这张手上拿了口红,但因为小黑裙007是重口色……看不出来,鞋是zara)

【底妆】

这只隔离是在闺蜜上参加活动申请到的奖品,当linnia还是个化妆小白的时候,第一支隔离就是这只za隔离。

也是我一直推荐的,不用找代购就能在国内买到的最平价也是最好用的隔离。

乳状隔离上脸非常自然,有一丢丢润色效果,不拔干不偏油。

接着是花娜CC霜,这只CC也是新开的,比较不同的是这款CC偏粉调,上脸看上去非常有气色,像草莓奶昔的颜色。

毕竟是在职场上,持久的妆容也是必要的,所以linnia又用了粉底棒,

beige的粉底棒,

一直都对粉底棒非常感兴趣,因为很方便而且遮瑕度也比较高,所以几个月前让闺蜜帮忙带,我连刷子都买好了结果她给我带错了色号,带成了高光。

幸好这里又收到一只beige stick foundation,比我想象中好推开很多,一点都不干,反而还比较滋润,

用刷子特别好推开,遮盖力我得给个满分,我脸上有斑点瑕疵,但用了这个粉底棒过后就跟磨了皮一样。

遮瑕能力真心赞爆。

大家可以放大看看上面这张图,没有磨皮美白的。

【眉眼】

因为早上大家都想多睡那么几分钟,所以我用了apieu的纹眉笔,我之前做过谜尚和clio纹眉笔的对比,几乎是各有优势。

但自打我用了apieu,我觉得apieu简直就是集两者之大成,集合了谜尚的显色度和持久度,还有clio的方便实用。

说实话clio那个我从一开始就感觉他好像是干的不上色。

apieu这个上色效果很好,而且真的比较持久,也是三天的样子。

眼妆这个部分就用了谜尚的三色渐变眼影盘,

我居然忘了单独给这个拍张照只有把以前拍的给拿出来了,

这个我之前也有推过,谜尚三色眼影,一盒单色眼影的价钱就有一整个眼妆所需的颜色,一共好像有六款,linnia自留的这款有点带绛红色粉质特别细腻,真的对比我才发现我在国内买的粗糙的不行!最大的优点就是便宜,三四十块钱一盒,新手都完全可以驾驭不用担心配色了~

同样,也是考虑到一个持久的问题,所以用了自然浓郁持久又不突兀的3ce眼线膏,棕色,在睫毛根处填上一条线,让眼睛看起来更深邃同时也能放大双眼。

因为日常同时也是职业妆容,所以还是得以稳重干练为主,并不适合戴假睫毛,

但是如linnia这般睫毛短硬的就只有靠纤维叠加纤长睫毛膏来救了。

我很早 之前就听说好的睫毛膏闻起来是墨水味,所以一打开1028的时候就想起了这个。标准的墨水味,

黑管是纤维,能更好地丰盈睫毛并起到卷翘的作用。上睫毛因为焦距并没有拍的很清楚,大家可以看下下睫毛,

上面眉毛那个步骤有裸眼可以对比,体会一下下睫毛从无到有的感受。

【修容】

最近很火的爱丽小屋双头修容,膏体很顺滑,推开后能很好地融合进你自己的肤色,

看起来非常自然但是又很立体。

买的时候多买了一只,打算用来做微博粉丝福利。

【腮红】

这个腮红棒我怎么又忘了拍…………

爱丽小屋多功能棒,唇颊面部多用,这次的腮红用的是13#,有微珠光的粉色。

比贝玲妃蒲公英蜜粉那个更有光泽感一点,颜色特别粉嫩有气色。

【口红】

在这篇帖子第一张图片它就出现过啦,娇兰小黑裙你007,一只伪重口的唇膏,和纪梵希禁忌之吻差不多,但感觉娇兰更好看,网上看了试色很动心。

是任何唇膏的叠加色,涂上有种金属迷离感。

我那天晚上涂着去看电影,本来觉得挺淡,但中间当唇膏补搽了几次,

电影散场出来去卫生间照镜子,

我的妈,怎么那么美艳!!

而且在光线不同,温度不同的时候会有一点点变化。

但总体是偏梅子色的。

非常滋润!非常好闻!非常推荐!我发这个试色已经安利了一个群的人。

最后,丢一张大脸定妆,(其实这张没拍好,头发也没弄,但为了嗯,看个整体效果吧,答应我请忽略我的发型五官长相就看妆容好吗!!)

这张不是我修成这样……是因为拍完这个妆太阳刚好下山了,把我脸照的充满了黄光……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325792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