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卖医美面膜的创尔生物缘何“梦碎”科创板?
文|翠鸟资本
随着“颜值经济”盛行,医美行业一举跃升黄金赛道,打着“保湿补水”、“祛痘消炎”、“美白修复”等功效的医美面膜成为市场热销品。
然而,在2021年的最后一天,广州创尔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创尔生物”)在创业板上IPO审核状态变更为“中止”。
2014年10月,创尔生物股票在股转系统挂牌,2020年6月24日在股转系统停牌,同年6月29日公司申请在科创板上市获上交所受理,一度成为A股市场“医美面膜第一股”的有力竞争者,公司在2020年12月获科创板上市委审议通过,2021年2月提交注册。
此后,创尔生物的上市进程趋于停滞,最终,公司在2021年12月24日申请撤回材料,12月31日终止注册。1 月 5 日,创尔生物发布公告,公司申请在北交所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并已提交上市辅导备案材料,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业绩或无法满足科创板要求
成立于2002年的创尔生物,可以说是中国胶原贴敷料产品的“开创者”,这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活性胶原原料于一体的生物护肤企业,号称拥有全国首款无菌III类胶原贴敷料,旗下拥有创面辅助治疗的创福康和用于日常皮肤护理的创尔美两大品牌,创福康为“械字号”,产品包括胶原贴敷料、胶原蛋白海绵等,而创尔美系列产品则主要为“妆字号”,包括胶原多效修护面膜、胶原多效修护原液等。
创尔生物在相关公告中称,本次从科创板撤回材料的原因在于业绩可能无法达到科创板发行上市的要求。公司预计,2021年度营业收入无法满足《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第五条(四)规定的“最近3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20%,或者最近一年营业收入金额达到3亿元”的要求,因此拟主动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
资料显示,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分别录得营业收入2.14亿元、3.03亿元、3.03亿元、1.0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08万元、7322.78万元、9249.81万元、2122.72万元。其中,2020年营业收入同比仅增长0.22%,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甚至同比下滑17.74%、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5.1%,公司业绩获无法满足科创板相关标准已现端倪。
但创尔生物也可以说是幸运的,2021年成立的北交所其提供了新的上市渠道。因此,创尔生物从科创板撤回材料后,随即报送了在北交所上市辅导备案材料。
创尔生物在相关公告中表示,公司 2019年度、2020年度经审计的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依据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计算)均符合《上市规则》第2.1.3条规定的在北交所上市的财务条件,但因为尚未披露最近一年年度报告,仍可能存在不满足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条件的风险。
营销费用高居不下
招股书中显示,自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创尔生物销售费用率分别为40.66%、32.22%、44.72%、37.65%,同行业可比平均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3.11%、24.37%、29.72%、41.39%。除了2020年上半年创尔生物略低于行业平均以外,其他年份都大幅高于行业水平,销售费用率在行业中也属于较高水平。
招股书中显示,其中大部分的销售费用为线上推广和广告宣传费,2019年创福康冠名芒果TV综艺哈哈农夫,节目的冠名费用以及相关的配套服务费累计话费2334.99万元,仅这一项营销费用,就超过了当年全年的研发费用。
从销售费用占比中可以看出,创尔生物的线上推广费和广告宣传费逐年上升,到了2020年第一季度更是高达54.2%。在李佳琦直播间创尔美面膜每次开播上架,都能屡屡售空,2021年6.18开场销售仅30分钟,创尔美面膜就突破了百万销售额。但产品的复购还是要靠品质说话,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不少从直播间买到产品的网友反馈却不尽人意。
不少体验过的网友表示实为“智商税”,虽然产品包装上写了成分只有水和胶原,但网友反馈“只感觉到水,并没有感觉到胶原的存在”、“没有任何效果”。甚至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也有网友反应,使用创富康面膜之后出现严重过敏,联系客服并没有回应,甚至也出现了产品本身无法使用的情况,与商家多次沟通无果。
不得不说,创尔生物打响品牌知名度或者高销售额,前期的确离不开头部主播的加持和推动,但过分依赖主播营销而不做好产品,极有可能会被反噬,一波红利过后持续的业绩增长又该如何保持?目前创尔生物的研发投入也很难与竞争公司拉开差距,想要在资本市场分一杯羹,没有核心竞争力,仅靠“医美面膜”一时的流量也已经无法维持。
医美行业监管加码引发“地震”
事实上,创尔生物冲击科创板无疾而终,与近年来,“械字号”产品被严管关系密切。
其实早在2020年1月,国家药监局就发布《化妆品科普:警惕面膜消费陷阱》一文,明确表示不存在所谓的“械字号面膜”,所谓“械字号面膜”,其实是医用敷料,属于医疗器械范畴。医用敷料可以与创面直接或间接接触,具有吸收创面渗出液、支撑器官、防粘连或者为创面愈合提供适宜环境等医疗作用。
另外,“妆字号面膜”不能宣称“医学护肤品”,所谓“妆字号面膜”,即按照化妆品管理的面膜产品,指涂或敷于人体皮肤表面,经一段时间后揭离、擦洗或保留,起到护理或清洁作用的化妆品。
上海率先打响严管械字号的第一枪。
2020年11月,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上海市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工作指南》,对械字号产品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同时,上海部分液体敷料、医用冷敷贴等第一类敷贴敷料类产品被取消了备案,彼时,上海市还叫停了第一类医疗器械企业的生产。
2021年8月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审议通过《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该法规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对化妆品生产许可程序、化妆品生产管理要求及化妆品经营和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更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2月3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的公告”,明确了第一类医疗器械不能再叫“医用冷敷贴”,“医用冷敷贴”彻底凉凉。虽然,目前创福康旗下的第一类医疗器械的产品并不多,但其受政策影响已是毋庸置疑。
创福康天猫旗舰店中曾在2019年月销售超10万件的胶原贴敷料,如今的月销售量也下滑至7万+件,并且,除了这一商品外,该店铺中其他商品的月销均未超过1万+,且不少产品的销量甚至不足100件。
在监管与市场环境双重压力下,“医美面膜”生意的已愈发艰难。
从二级市场目前的反应来看,市场对创尔生物的选择并不看好。
1月5日收盘之时,创尔生物以24元开盘,较停牌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大幅跳空低开27%,全天无力抵抗,大跌39.39%,报19.93元/股,日内成交额2485万元,总市值16.94亿元。
1月6日该股继续大跌9.18%,1月7日大跌10.22%,1月10日大跌5.11%,目前股价为16.1元/股,市值14亿元。
创尔生物的例子其实也告诉更多企业,做企业不能只玩“概念”讲“故事”,还要不断提高研发实力,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唯有此,方可在繁华落尽之后,仍能笑看春风。
※此文为翠鸟资本原创文章,未获授权请勿转载。
- 来自行业的声音和思考:高端进口化妆品的线下渠道发展何去何从?
- 5款平价好用的口红你竟不知道?
- 让越剧更越剧
- 错过可惜,全球11大机场免税店必买清单在此,不去也得收藏!
- 故事:婆婆成天撺掇丈夫和我离婚,我想一法子让她不敢再上门
- 超市也有这么好用的护肤品?
- 防晒霜到底需不需要卸妆?与其纠结这个,不如用它好好洗脸
- 颜怡颜悦和王冕同场调侃男人:不做家务还特别能装
- TOPBRAND - 未及/Open Secret获融资;Oatly Q2燕麦奶销量破1亿升;香水品牌Le Labo或将进入中国
- 天猫美妆3小时打破去年记录,女人们为了脸,连手都不要了
- 小俩口该知道的怀孕常识!特全,珍藏!
- 面霜都有甘油成分,如果搞到了甘油,那该怎么用?
- 美妆就用瓷妆!
- 这五款夏日必备的橘色系口红,元气显白又百搭!
- 测评 ▏你们爱的养肤级卸妆水来了,拿走不谢
- 连医生都称赞的平价天后,居然是它!
- 双十一,美容编辑们又……只买了这些
- 关于学化妆的好处以及就业问题
- 产教研联盟是一个非常好的现代学徒制合作的承载平台
- 嫌自己白到发光?超模何穗竟然去美黑了,肤“黑”貌美自称辣妹
- 热巴为显白疑似浑身涂粉,结果粉把毯子染白,场面尴尬
- 大多数柳州女性都喜欢的东西要来了,男人们羡慕也没用
- 每周新品爆品 - 2023年TikTok的应用内购买将产生100亿美元的收入
- 出名要趁早,大小S的出道经历,告诉你这绝不简单
- 黄皮涂什么口红最显白?入手这10款绝对不会后悔
- 卡姿兰:总有一款幸运口红帮你虏获男神
- 杨幂、迪丽热巴这些当红明星的自拍为什么总是这么美?
- 上海化妆学校哪家好?就业前景怎么样?
- 「独家」“2021年2月热推快消新品”皇冠丹麦、钟薛高等上榜
- 选对睫毛膏告别苍蝇腿
- IPO观察丨敷尔佳冲击“医美面膜第一股”:净利率近50%,仅6名研发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