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高调开撕! “国货之光”塌房啦?

美妆资讯
高调开撕! “国货之光”塌房啦?
2023-08-05

上班一周,你的假期综合征好了吗?

是不是还觉得浑身无力,眼神涣散?别着急,今天言言就用一场美妆圈最朴素的商战,为你带来新年第一瓜。(开场前惯例阐明我们的第一原则:只吃瓜不站队。)

为什么说是最朴素的商战,还要从一次“25块的口水战”说起...

01

25元引发的口水战

那是今年一月底的某个下午,言言还躺在家里的沙发上享受着开工前最后几天的宁静,直到手机弹窗出现了一则来自至本的推送。

1月28日下午,品牌方至本发布了一则“严正声明”,称发现小红书平台有多篇相似的笔记以及评论。以虚假的客户体验以及恶意歪曲的所谓事实,诋毁至本舒颜修护卸妆膏等在内的多个产品,严重侵害了品牌商誉。

▲图片来源:至本小红书官方账号

经调查后发现是个别品牌/组织,通过招募素人账号恶意发帖的方式,妄图歪曲误导广大消费者,以达到不正当竞争的目的。

空口无凭,至本还附上了相关证据,即小红书用户 @你还是你 发布的笔记:

「天天被至本和衍意的广告冲,没忍住先试了它家王牌卸妆膏一种“啊,就这”的感觉,说实话,没有瑷尔博士的好用(瑷尔博士:不约,勿扰,请勿殃及池鱼)。

产品香味不符合预期,以为自己在旗舰店里买到了假货。且同公司衍意口红小样拔干,颜色不出挑。」

同时该网友向至本表示,其笔记内容为第三方雇佣其发布,图文是由第三方编写,图文直发的报价为25元。由此引出了另一个关键账号,@十一(假期回复慢)。

看到这里我们发现,自此整个事态还是至本单方面的输出。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1月29日,至本再次放出大招,将矛头直指新锐品牌且初,疑似雇佣黑粉的第三方,就是前文提到的账号 @十一(假期回复慢)为且初的工作人员。至此且初卷入漩涡,大战一触即发。

收到“宣战”信号,且初也是第一时间给出回应。

1月29日下午,且初通过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发布了 “关于且初长期被恶意攻击的郑重声明”,表示从未联系过任何人去攻击其他品牌,请相关品牌停止造谣。另外,他们曾多次发现不同账号冒充且初商务,进行虚假合作。

且初还表示2021年10月以来,小红书出现大量关于且初土豆泥卸妆膏的负面笔记和评论。

在调查过程中,其发现大量笔记、恶意截图/马赛克、评论都和某个品牌有关,后续在对约28万条该品牌相关的数据分析中,发现了该品牌恶意参与的事实。

▲大概意思就是不止你们家产品受到攻击,我们家也是受害者!

虽然没有直接指认至本是幕后黑手,但且初的图片中多次出现至本的身影,懂得都懂……

这一声明后,至本再发声明反击,表示没有进行过所谓的“素人营销招募”,还直指对家的恶评可能是“消费者真实体验”,火药味十足。

且初也不甘示弱,表示你家持续引战,背离事实的恶意行径我们不愿与之为伍,但也绝不容忍姑息。

双方可以说是有来有回各不相让,有网友调侃:高端的商战,往往采用最朴素的方法——看我亲自下场捶你,但截止到发稿日双方都没再进行回应。

前线吃瓜我们暂时到这里。

02

定位同质化背后的商业暗战

作为一位身处美妆圈多年的老司机,言言眼中这场“战争”并非毫无由来。

至本和且初都是这两年蒸蒸日上的国货新锐品牌,咱们也有过不少介绍。

2012年创立的至本,隶属于上海澄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化妆品的研发生产及代加工),因而区别于很多依靠代工厂起家的新锐品牌,具备着产品自研自产的先天优势。

品牌以极度完善和贴心的售后服务著称,并凭借舒颜修护洁面乳等王牌产品,圈了一批粉。

而在客户群体十分重合的且初背后,也同样“有人”。

且初是上海缙嘉科技有限公司(缙嘉科技是一家化妆品品牌运营与销售商)旗下的品牌,很多我们熟知的海外品牌在国内的运营与销售都是由缙嘉负责(比如功效护肤品牌TIMELESS,敏感肌专研品牌FAB等。)

2019年缙嘉科技开始投入自有品牌开发,主打个护的品牌KIMTRUE且初就此诞生。

上海其然为缙嘉所投资的公司,负责且初的研发与生产工作,所以且初也是自研自产品牌,且运营由母公司缙嘉负责,凭借着王牌土豆泥卸妆膏迅速出圈,发展壮大。

从成立时间上来看,至本算是且初的老大哥,至本一直致力于以皮肤科学理论为基础,为敏弱和健康肌肤提供功效护理。

且初最开始定位是个护品牌,看家产品是护发油和卸妆膏。

看起来好像没那么相关,但是21年10月至本推出了舒颜修护卸妆膏,双方都主打快速乳化,温和卸妆,客单价均在一百以内,刚好与且初土豆泥卸妆膏精准定位相似的客户群体,为双方的这场战争埋下了导火索。

▲且初土豆泥卸妆膏 、至本舒颜修护卸妆膏

处于本次事件中心的两位主角

在产品同质化的背景下,从外观设计、性价比和消费群体,两大新锐品牌都有不少的重合点。

与此同时,面对这两个知名新锐品牌隔空交战,很多消费者却直言谁占理还真看不懂。

不过言言预测,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入局,美妆圈产品同质化的现象早已愈演愈烈,不排除未来有越来越多“商业暗战”的可能。

03

互相诋毁、互揭老底

品牌还能走远吗?

其实品牌因为定位相同,客户群体重叠,品牌存在竞争是极为正常的事情,但玩归玩,闹归闹,动不动就扬沙子可不好。

种种商业历史告诉我们,互相诋毁互揭老底的品牌走不远。即便定位类似,不如学学欧邦琪的经验。

一方面瞄准了修丽可占据的市场,同时正儿八经做研究、发论文,很快站住了功效护肤的赛道,以实力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这样的行为带给消费者的是安心,是靠谱。同样也会给品牌带来好的口碑和回购率。

而恶性竞争只会让品牌陷入无休止的内耗,导致品牌只专注于“商战”,失去对产品的投入,从而失去消费者,逐渐没落。

不正当的竞争让人唾弃,品牌间的抄袭同样可耻。

至本和且初的纠纷还未“结案”,美国Murad慕拉得又陷入抄袭事件。2月1日,新锐国货毕生之研在微博发声,称其发布的创意视频被联合利华旗下Murad “明目张胆的1:1抄袭”,且截取了视频相关截图为证。

毕生之研发声后,Murad随即作出回应,证实了抄袭确有其事,但涉及抄袭的视频内容由杭州广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双方均对此次抄袭事情作出道歉。

网友对此并不买账,认为声明中绝口不提原创方毕生之研,态度傲慢,毫无诚意。而Murad作为一个国际品牌,对品牌宣传如此不上心,也很败好感。

不仅普通品牌会涉及不正当竞争,大品牌也会深陷其中。

22年11月,奢侈品牌LVMH起诉欧莱雅中国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裁定书公开。

LVMH诉称,娇兰于10年推出了以蜂蜜为基础的“ABEILLEROYALE帝皇蜂姿”系列产品,并注册商标。

被告欧莱雅于19年模仿并在中国推出 “NECTARROYAL 花蜜奢养”系列产品,其在广告宣传中故意采用与娇兰产品广告内容相同的设计元素,明显攀附娇兰的商誉和市场影响力,涉嫌构成不正当竞争。

并向其索赔经济损失1000万元。其实两款产品价格差距近千元,客户群体重叠度并不高,但由于品牌较大,随之带来的影响也不小。

回忆过去种种,美妆行业可以说是商业互黑、抄袭模仿的重灾区,很多品牌都走过为了流量,模仿或仿制某些爆款产品的弯路。

与此同时,美妆圈还出现了“饭圈化”的趋势。品牌从最开始的刷单为自己产品“刷好评”,到后来雇佣黑粉、恶意抹黑、屡屡抄袭,商业暗战频频上演。

而这些PK背后,不难感受到品牌难以走出差异化之路的市场缩影。

要知道,内耗只会加速灭亡,愿中国美妆的“国货之光”们能够将真正的对决放到明面上,真材实料地比,拿产品质量说话,拿消费者口碑说话,拿复购率说话。

策划:阿奈 监制:Phyllis

排版:熊仔

审稿:言安堂研究院

本文由言安堂内容团队原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支持原创,抄袭可耻,转载请联系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199457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