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眼影化妆手法分类

美妆资讯
眼影化妆手法分类
2023-08-05

#春日生活打卡季#眼影化妆手法分类

一,单色平涂法:单色眼影的渐层晕染

1.画法:单色眼影为主,由眼球中部睫毛根部自下而上以平涂的手法晕染,逐渐向上晕,到眼窝处消失,呈现明显渐变效果(眼影在睫毛根部颜色最深 ,逐步向上减淡色彩)提升眼妆的层次感

2.特点:眼影面积可稍大,宜选用明度高,色彩鲜亮色调。

3.适合单眼皮,眼部自身造构好的人, 造合淡妆,显得人时尚,年轻,单纯

二,渐层法

1.画法:先选用浅色眼影,用平涂的手法将其平铺于整个眼窝,再选用深色眼影从睫毛根部开始以三等分的方式描画眼影(即将从眼线到眼窝的部分划分为三等分)

最靠近眼线处的眼影色最深,逐渐向上到眼窝处颜色减淡消失

各层级色彩之间不能有明显的分界线,色彩过渡要自然。

如需加深眼影色,同样要用三等分的方式描画眼影,但各等份处眼影描画的面积由浅到深逐渐缩小。

一般在用渐层晕染法画眼影时,眼影色不宜超过三种颜色。

2.特点:用渐层法画出来的眼影层次过渡明显,在色彩的表达上也比较丰富。这种画法能够起到消除眼皮浮肿感,拉宽眉眼间距作用。

3.适合职业妆,新娘妆,内双眼睛,浮肿眼睛

三,段式法

段式眼影的画法可分为两段式和三段式。

适用于两个及两个以上颜色,以渐层手法,分段着色

1.两段眼影的画法:分为前后两段,后段式眼影颜色较深,前段式眼影较浅(色彩对比柔和,简单鲜明,适合眼距近的眼型,肿眼泡)

2.三段式眼影画法:前、后段眼影较深,中段最浅。(作用:将眼影平分三等份,在视觉上有拉长眼型的效果,增强眼部结构,强调眼部立体效果。色彩对比强,跳跃活泼,适合所有眼型)

3.以段式法表现眼影,可以描画出节奏明快,色彩跳跃感较强的眼影,令眼神清澈明亮,若前后色彩对比强,会突出华丽的妆容效果。

四,倒勾眼影法(大到勾和小倒勾)

结构类画法的一种,外眼角呈钩状,往内晕染

作用:这种画法可以增强眼部立体结构感,放大眼型,强调眼窝结构(适合肿眼泡,小眼睛,长眼睛,结构不明显的眼睛),适合选用一些较深色的色彩表现,可更好突出眼部的凹陷立体感

倒勾眼影晕染要求:眼影晕染的面积不可过大,结构线下方可出明显的分界线,但上方一定要晕染开。

1.小倒勾式眼影:画法是选用较深色眼影,从后眼尾位置,顺着双眼皮褶皱线位置,向内眼角画一条结构线,到眼睑二分之一处消失,以结构线为基准,从眼尾向眼头晕染,颜色由深到浅,晕染至眼脸三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二的位置时眼影色消失。

2.大倒勾式眼影:画法是在眼窝凹陷的最高点,自后眼尾向内做一条结构线,以结构线为基准,从眼尾顺着眼窝的结构线做过渡晕染,颜色由深到浅,在上眼睑三分之一处消失

五,烟熏法

烟熏法是以渐层画法为基础,通过扩大眼影的面积和层次加大。

颜色沿睫毛根部加重整个眼圈。眼头、眼尾的部位、与浓重的眼线相结合,将双眼打造出深邃神秘的效果。

小烟熏眼妆与大烟熏眼妆最大的不同是,其范围局限于眼皮的1/2至2/3处,小烟熏更讲究眼影的层次感。

六,前移法

1.画法:是将整个眼影的重点放在内眼角的位置(上下眼睑的前半段)以内眼角为中心,向鼻梁,眼窝,眼尾方向晕染,运用深浅不同的眼影色来表现出层次感。

2作用:前移式眼影的画法可以起到拉近两眼间距的作用,使面部更立体,鼻梁更挺拔,时尚感更强,适合两眼距离偏远的人。

七,后移法

1.画法:在眼尾三角区,顺着闭眼时眼线的弧度,沿着睫毛根部向后延伸加以晕染,色彩逐渐变淡消失,晕染形状类似小三角形,并用浅色从内眼角晕染至眼球中部,与眼尾颜色自然过渡

2.作用:眼影重点在眼尾,强调眼睛形状,拉长眼形,并在视觉上拉远两眼之间的距离,适合两眼距离偏近的人。

八,欧式法

欧式法是舞台化妆中经常使用的眼部化妆形式,欧式眼影有增强双眼的深度及三维效果的作用

常见欧式法可分为两种:一是影欧式、二是线欧法(俗称“大倒勾”)。

1.影欧:常采用较自然的棕色系眼影来表现,只画出双眼的轮廓,让双眼变得较大,较圆些。深色眼影晕染于外眼角眼窝处,亮色晕染于眶上缘和上眼睑中部,通过色彩的明暗对比变化来表现立体结构,加强眼部立体感。

2.线欧:俗称“大倒勾“,画法具有扩大眼形的作用,让人显得成熟,雍容华丽一些,适宜眉眼间距略远的人。

九,截断式

1.画法:用遮瑕膏和浅色眼影描绘眼窝形状,在眼窝上方加入对比强烈的深色眼影,营造出眼窝深邃的效果。由于深浅色之间的分界线明显,看起来像是被截断了,因此得名

这种妆容可以强行为眼睛肿胀的人画一个深眼窝,瞬间让整张脸立体。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194157393.html